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24章 科技奥运先进奖,验证成功【三合一】

第124章 科技奥运先进奖,验证成功【三合一】

第124章 科技奥运先进奖,验证成功【三合一】 (第2/2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他这每天锻炼的身材外加俊朗相貌,往那一站就是最佳拍摄镜头,为避免把大家风头不小心全抢光,只好尽可能让自己显得普通些。
  
  与此同时。
  
  路过佟永峰他们团队,只见对方站起身送上祝贺。
  
  “恭喜啊许教授。”
  
  台上主持人同样没有停下,播报燕大出WiFi无线定位系统在奥运中起到的作用。
  
  并在许崇兴和徐铭他们站到台上后,邀请张乃同院士作为颁奖嘉宾。
  
  “有请科学院无线通信研究所张乃同院士,为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奖项获奖人员颁奖。”
  
  张乃同和徐铭等人可以说非常熟悉,再从礼仪人员手中接过奖杯和荣誉证书颁发时,不忘勉励上两句,只有到了徐铭这里成了意外。
  
  “等下先别急着下台。”
  
  徐铭从张乃同手中接过证书,尽管对这句话感到有些诧异还是点了点头应声。
  
  “好的。”
  
  很快领完奖众人下台,只剩下徐铭时,主持人未作迟疑继续往下念稿。
  
  “接下来由张乃同院士,继续为燕京大学徐铭颁发科技奥运先进个人奖。”
  
  “徐铭在奥运核心场馆无线定位中……”
  
  把主持人的话听进耳中,徐铭颇感意外,没想到除集体奖外还额外给他颁发了个人奖项,这放在今天的所有奖项中都属于个例。
  
  念头正停留在这里,只见张乃同已经把新的荣誉证书和奖杯递过来。
  
  “祝贺你。”
  
  “谢谢张院士。”徐铭接过礼貌回应。
  
  张乃同再次开口道:
  
  “这是应得的荣誉,相信你以后会站得更高。”
  
  话落又主动站到侧面两人合影。
  
  随即当徐铭走下台时,脑海里还在想这事,明白或许是因为北斗导航项目才加了这个奖项。
  
  毕竟目前北斗尚未实现全球组网,核心参与人员的身份都是保密状态。
  
  暂时也就无法参与国家技术奖励大会评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当是借助奥运场馆技术,提前先补偿他。
  
  当然他并没去想太多,回到台下待环节结束,便又积极参与大家的话题。
  
  “晚上我们找个地方庆祝下吧?”
  
  “没问题。”
  
  “今天太高兴了。”
  
  王雯丽主动提议这么句,接着又看向徐铭,比较好奇的询问一句。
  
  “徐师兄打算怎么去花奖金?”
  
  这次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奖有五十万奖金,按照徐铭对项目做出的贡献分配,自然能够得到不少的份额,再加上还有一个单独的个人先进奖。
  
  倒称得上是笔不小的数字。
  
  尤其对于在校生来讲。
  
  徐铭说实话压根没怎么关注过这块,毕竟他平时在学校里基本找不到花钱的地方,全部由学校的奖学金买单。
  
  外出参加会议或者科研项目,费用也均能报销。
  
  上回获得燕大年度人物学术之星的奖金,到现在都还搁银行账户上躺着。
  
  不过按照他原本打算,要在燕京买房子的话,眼下全加一都是不够的。
  
  毕竟像燕京大学周边的房子,哪怕老盘都早就每平米达到一万多,连郊外最便宜的也超过五千块,是其他城市以及县城无法相比的。
  
  特别随着这次奥运会圆满成功,整个燕京的房价还会迎来飞涨。
  
  思忖至此他也没卖关子,随口如实回答。
  
  “这些奖金可不够在燕京买房的。”
  
  几乎是话音落下的瞬间,王雯丽顿时怔住,实在找不到话往下接。
  
  徐铭既然决定以后也留在燕京,努力深耕学术和科研成为顶尖人物,那选择买房绝对是一件好事。
  
  “要是明年对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取得进展,拿到国际上的知名数学奖项……”
  
  “奖金应该就够买房了。”
  
  他正想到这里,只听耳旁突然传来郭昊强的话。
  
  “徐师弟不用太担心,以你的天赋和成绩,博士毕业若选择留校,大概率会直接聘为副教授,到时候想买房子的话肯定会有很大福利的。”
  
  “说不定直接送你都有可能。”
  
  “咱们学校周边小区可是被称作院士楼。”旁边林伟接过话茬附和句。
  
  徐铭自然知道像导师和许崇兴他们这些教授,基本都居住在学校周边小区。
  
  加上还有不少院士家属在,自然就被喊作院士楼。
  
  但这和他买房并不冲突,毕竟燕京的房子,肯定越早购买越好。
  
  之后的时间,徐铭他们这些获奖团队,又和张院士及奥组委科技部的领导交谈,待圆满结束后方乘车离开。
  
  至于提议的聚餐庆祝,自然也没有落下,整个饭局氛围非常和谐欢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晚上还特意往家里打了个电话。
  
  主动提起这件事。
  
  不然等父母看到报纸报道再询问,那解释起来则会麻烦上很多。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间流逝。
  
  进入到十二月份天气渐冷。
  
  数学科学院理教楼相场模型办公室内,却响起激动兴奋的欢呼声。
  
  “算法完成了。”
  
  佟景行站起身振奋不已,边说边鼓掌庆贺。
  
  待情绪稍微平静些,回过神连忙看向身旁徐铭,眼中满是佩服向其搭话。
  
  “师弟你真厉害。”
  
  “除了成功把深度学习概念,融入到我们的移动网格算法之外,还在那么短时间内编写出完整算法程序。”
  
  “甚至连求解器都给开发出来。”
  
  自从徐铭构建出相场模型,在算法上提出融入深度学习概念得到导师认可,便实际参与到佟景行他们负责的算法开发编写工作之中。
  
  正常情况下,这项工作需耗费不短的时间,才能让算法优化到可行的程度。
  
  结果在徐铭手中,却像是开了加速器似的。
  
  短短几个月便全部完成。
  
  特别亲眼见到徐铭敲击代码时的速度后,整个人吃惊的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
  
  连带其他几位工程计算学院的人皆是如此。
  
  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数学科学院的博士生,竟在编程算法上有如此高的理解和水平。
  
  怎么看当初都不应该被安排去构建新的相场模型。
  
  “大家既然都是相场模型课题组员,互相帮助加快课题进度是应该的。”
  
  徐铭闻言嘴角浮现着淡笑回答。
  
  他虽参与了相场模型算法和求解器开发,信息学科所获得的经验值却也追赶上数学。
  
  同时对深度学习概念,又有不少新理解。
  
  张鲁平看到徐铭深度学习概念的潜在价值后,这段时间没少关注算法进度,今天自然是亲眼见证算法完成。
  
  饶是他快年过半百的年龄,依旧难掩此刻激动。
  
  当即便拍板做出决定。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我们的相场模型是骡子是马总要牵出去溜溜。”
  
  “接下来都做好准备。”
  
  “我立刻联系航发方面尽快展开工业验证。”
  
  不管引入应力能耦合项构建出新的相场模型,还是融合深度学习概念开发的算法求解器,都需要经过工业验证才能知道最终效果。
  
  成则皆大欢喜正式结题,失败则前期心血付诸东流。
  
  所以这称得上非常大的考验。
  
  但反观吕昂和杜翰文甚至林伟他们,则是信心满满对此事非常期待。
  
  不过与其说是对课题有把握,准确讲单纯信任徐铭。
  
  谁让徐铭同时参与了模型构建和算法开发。
  
  “放心吧导师,咱们肯定能验证成功。”
  
  “我相信徐师弟的判断。”
  
  “终于等到这一天,不知道能不能打破学校的记录。”
  
  最终趁着斗志昂扬的劲头,大家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做最后的优化,迎接即将到来的工业验证审判。
  
  12月18日,周四,航发集团涡轮叶片实验室。
  
  上午许崇兴带着课题组成员,顺利来到这里,并和工程师杨启航进行对接。
  
  “张教授。”
  
  “你的相场模型确定能预测涡轮叶片微裂纹,大幅度提升叶片的寿命?”
  
  “这好像还没过去多长时间吧?”
  
  杨启航约摸四十岁左右,作为高级工程师,已然在集团待了近十年,主要负责航空发动机研发,因涡轮叶片长期依赖海外进口不利于国产化,在上面牵线下联合燕京大学数学系工程计算院组建课题。
  
  他对于张鲁平的相场模型理论自然研究过,相比传统方法能精准预测高温合金微裂纹。
  
  能大幅度缩短研发周期,节省科研经费。
  
  然刚过去短短数月的时间,现在告诉他课题已进入到工业验证阶段。
  
  着实太过令人吃惊。
  
  别说在国内,哪怕他海外留学的时候,都没有见过哪个课题项目进展能如此迅速。
  
  以至于他不得不表示怀疑。
  
  “放心吧杨工,没有一定的把握,我们可不会专门花时间来开展工业级验证。”张鲁平接过杨启航的话宽慰。
  
  而在这种情况下,杨启航只得进行配合。
  
  “那好吧。”
  
  叹口气丢出这几个字,随即领着众人,来到实验室的系统控制室。
  
  张鲁平这时也不再耽搁时间,当即着手吩咐起来。
  
  “徐铭。”
  
  “你先和小佟把我们的算法求解器代码,嵌入到航发设计平台。”
  
  “好的导师。”徐铭闻言点点头到电脑旁坐下。
  
  待所有工作准备就绪,便开始进行涡轮叶片高温合金的微裂纹预测。
  
  其中预测的两项重要指标,包括裂纹萌生时间,以及裂纹长度。
  
  航发集团的传统方法预测,基本上和实际数值相差百分之五十以上,显然没有办法将其具体应用,目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相场模型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往往裂纹萌生时间,基本上都超过两百个小时。
  
  因此整个验证周期要长达十天左右。
  
  杨启航虽对张鲁平团队,仅用几个月完成的相场模型持有怀疑态度,不认为会有什么令人惊喜的表现。
  
  但在验证阶段内,却几乎每天都待在实验室,对最终的结果仍感好奇。
  
  转眼来到月底,当实验值出炉,杨启航更是第一个和早就解出的相场模型预测数值进行对比。
  
  然看到报告文件上的几组数据后,表情瞬间便僵硬在脸上完全怔住。
  
  瞳孔骤缩。
  
  约摸愣上十多秒,才算是回过神来。
  
  嘴中忍不住低喃的同时,脸庞随之被欣喜取代。
  
  “相场模型预测裂纹萌生时间207个小时,最终实验值为203个小时。”
  
  “预测裂纹长度58μm,实验值60μm。”
  
  “这……”
  
  站在旁边的张鲁平和徐铭等课题组成员,尽管还没有看到实验值报告文件,却也能从杨启航的表现中清楚相场模型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