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斩
第三百八十八章 斩 (第2/2页)他下意识地想拦,却被沈青的眼神逼退,那眼神里的杀意,让他想起当年蓝玉案时,锦衣卫办案的狠厉。
一行人押着丁贵等人来到西圩村的稻田边。
阿福和十几个佃农早已在田埂上等候,看见丁贵被押着过来,阿福鼓起勇气上前。
指着满地的桑苗哭道:“大人,就是他!是他让管家把我们的稻子全拔了,还埋了我娘的陈米!”
其他佃农也纷纷上前作证,有的拿出被鞭子抽破的衣裳,有的指着自家被毁的良田,哭声和控诉声此起彼伏。
周显站在一旁,看着那些枯萎的稻穗和佃农们悲愤的脸庞,心里渐渐没了底气。
沈青让锦衣卫把丁贵押到田埂中央,厉声道:“丁贵,你且看看,这些都是你口中‘为了大明税收’的‘好事’!
皇孙殿下推行一条鞭法,是为了让百姓有饭吃、有田种,你却为了丝绸之利,毁粮种桑,逼得佃农活不下去;
你这是为大明,还是为你自己的私欲?”
丁贵低着头,不敢看那些佃农的眼睛,却还在嘴硬:“我……我是田主,我的田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放肆!”
沈青猛地拔出绣春刀,刀光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冷芒,森然道:“皇孙殿下的旨意,岂容你这般践踏?
《大明律》明定,毁粮田者,斩;
抗旨不遵者,斩;
勾结官员、妄图作乱者,诛九族!
你以为有周显护着,就能逍遥法外?
告诉你,在皇孙殿下的眼里,没有什么‘三百年家业’
也没有什么‘中军都督府佥事’
只有遵旨和抗旨,抗旨者,斩!”
周显听到“诛九族”三个字,吓得腿一软。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哭诉道:“大人饶命!下官……下官只是一时糊涂,求大人看在我多年为朝廷效力的份上,饶我一命!”
沈青看都没看他,从怀中取出一份明黄色的密旨。
展开后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孙殿下诏曰:江南富商丁贵、张友德等,罔顾百姓死活,抗旨毁田种桑,勾结官员,意图作乱,证据确凿,罪大恶极。
着锦衣卫即刻将丁贵、张友德、丁府管家等处斩,悬首苏州府衙三日,以儆效尤。
周显收受贿赂,包庇抗旨者,革去官职,押解进京,交由三法司审讯。
凡江南各地有毁田种桑者,限三日内恢复粮田,逾期不遵者,同罪论处,钦此!”
在场的人无不震惊,佃农们停下哭声,呆呆地望着沈青;
李墨握紧了拳头,眼中满是振奋;
周显则面如死灰,瘫在地上动弹不得。
丁贵彻底崩溃了,他哭喊着求饶,却被锦衣卫堵住嘴巴,拖向不远处的高坡。
午时三刻,苏州府衙前的广场上挤满了人。
丁贵、张友德和管家被押到刑台上,监斩官高声宣读他们的罪行后,手中的令牌掷落在地:“时辰到,斩!”
三声清脆的斩落声后,鲜血溅在刑台的石板上。
沈青亲自将三颗头颅悬挂在府衙的旗杆上,旁边贴着皇孙的旨意,过往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有人低声议论,有人拍手称快。
消息很快传遍了江南。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富商勋贵,听到丁贵的下场后,纷纷连夜下令铲除桑苗,恢复粮田。
松江府的盐商取消了与王家的联络,应天府的几个勋贵也主动向朝廷上交了之前吞并的良田,生怕被锦衣卫盯上。
李墨在巡查时发现,西圩村的佃农们已经重新种下了晚稻,绿油油的秧苗在田里随风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