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决心
第三百九十一章 决心 (第2/2页)三声斩落声后,鲜血溅在刑台上,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
草原上的战俘牧民听说消息后,也都松了口气,他们这才明白,大明的朝廷,并没有忘了他们。
斩了赵承业等人后,朱雄英立刻着手整顿草原羊毛贸易,制定新的规制。
首先,改组牧政司,增设“羊毛监管科”。
由户部和刑部各派官员任职,负责监督羊毛收购、运输、销售全流程,严禁商人承包承销点。
所有羊毛必须由牧政司直接收售,收购价定为二十文一斤,售价定为四十文一斤,确保价格稳定。
其次,设立“牧民互助会”,由归降牧民中的贤能者担任会长,协助牧政司管理牧区,收集牧民诉求。
朝廷还会给互助会拨发专款,用于牧民购买农具、医治牛羊,让牧民的生活有更多保障。
再次,鼓励织户成立“织户联盟”,由官府牵头,与牧政司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织户联盟可直接从牧政司以四十文一斤购买羊毛,省去中间环节。
官府还会给联盟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扩大生产。
最后,修订《商律》,明确规定“严禁垄断民生物资、欺压归降子民”。
违者轻则罚款流放,重则处斩,同时鼓励百姓和牧民举报违法行为,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
新规推行后,北方的羊毛市场很快恢复了秩序。
保定府的陈阿婆,从织户联盟买到了四十文一斤的羊毛,织机又转了起来。
小梅拿着刚织好的羊毛布,笑着说:“阿婆,现在羊毛便宜了,咱们织的布卖得好,这个冬天能赚不少钱呢!”
陈阿婆摸着布,眼里满是笑意:“都是托皇孙殿下的福,咱们才有好日子过啊!”
草原上的苏赫巴鲁,也按二十文一斤的价格卖了羊毛,五十只羊的羊毛换了一两银子。
他用这笔钱给孩子买了新棉袄和药材,还从互助会领到了官府拨发的粮种,在牧区边缘开垦了一小块田地,种上了耐寒的荞麦。
巴特拿着粮种,高兴地说:“苏赫巴鲁,你看这粮种,明年咱们就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了!”
苏赫巴鲁点了点头,望着应天府的方向,心里满是感激。
他原以为归降后只能当战俘,却没想到大明不仅给了他们安定的生活,还处处为他们着想。
户部尚书杨思义拿着统计报表,向朱雄英汇报:“殿下,自从改组牧政司后,北方织户已恢复生产的有两千八百多户。
羊毛布的产量比之前增加了三倍,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二,百姓们都能买得起了。
草原的归降牧民也很满意,已有三个部族主动申请迁移到内地附近的牧区,方便接受官府管理。”
朱雄英听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好,做得好。归降牧民是大明的子民,织户百姓也是大明的子民,只有让他们都安居乐业,大明的江山才能稳固。”
这时,牧政司卿张秉也来汇报:“殿下,咱们在草原新增了五个羊毛收购点,还派了兽医去牧区帮牧民医治牛羊。
现在牧民们放牧的积极性很高,今年的羊毛产量预计能比去年增加两成。”
朱雄英点了点头:“不错,继续努力。
本皇孙要让草原的牧民忘了过去的战乱,让内地的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让大明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