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陌底渡见闻
第159章 陌底渡见闻 (第2/2页)“随我渡河!”
一声令下,几十只筏子相继被推入水中,士卒们手忙脚乱地抄起船桨,奋力向对岸划去。
刚开始在岸边时,这群人划船还是有模有样,虽然有些不协调,但好歹还能勉强往前划。
但随着队伍越来越靠近河中央,水流速度越来越快,意外还是出现了。
猝不及防下,有的士卒因为重心不稳,一不小心掉进了水里,好在筏子上的同袍眼疾手快,及时伸出船桨,这才将他从冰冷的河水中拽了上来。
但有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一只筏子在行至河心时,一名负责划船的士卒脚下一滑,惊慌失措之下,竟不小心将整个筏子都给弄翻了。
霎时间,筏子上的七八名士卒如同下饺子一般,尽数落入滔滔浊浪之中,只来得及发出一两声短促的惊呼,便被无情的河水吞噬,沉入了漆黑的河底,再也不见了踪影。
好在,这般惨剧只是少数。
大多数筏子,虽然也是摇摇晃晃,险象环生,但在士卒们的奋力划动与相互配合之下,还是有惊无险地成功渡过了黄河,抵达了对岸。
率先渡河的士卒,顾不上休息,便各自分工,投入了工作中。
有的人在河岸边列队警戒,有的人七手八脚的拆下筏子上的浮囊,将其绑在麻绳上,不断地往河面上抛投浮囊,试图接引后续渡河的同袍。
就这样,陆陆续续一个多时辰后,江瀚这支队伍,总算是渡过了黄河天险。
江瀚在对岸点齐兵马,一番清点下来,发现方才渡河,不幸失足落水的,竟然将近有四五十人。
这些人,大多都是因为不通水性,落水之后惊慌失措,胡乱挣扎,反而加速了自身沉没。
江瀚见状,不由得长叹一声。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他们还得继续走下去。
稍作整顿后,江瀚便立刻带着全军沿着河岸,一路向上游的陌底渡口摸去。
据观察,这里应该还驻扎有一支官军。
小心翼翼地走出河湾,江瀚略一抬头,便轻易地发现了陌底渡旁边的守军营寨。
借着夜色的掩护,几个探哨上前仔细侦查了一番,根据营寨中稀稀拉拉的营帐来判断,守军最多也就三五百人的样子。
而且营寨戒备十分松弛,不少哨兵还在打着瞌睡。
江瀚见状也不废话,立刻指挥麾下精锐,对营寨发起了进攻。
营寨里,几百官军守卒还在睡梦当中,哪里知道营地外早已神兵天降?
猝不及防下,根本没做出什么抵抗,便被江瀚的士卒们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宰了个一干二净。
解决完了守军之后,江瀚等人终于成功占据了陌底渡。
一番检查下来,发现这渡口的船只果然不少。
既有官府的巡船、快船十余艘,也有不少民间往来摆渡、运送货物的摆子船和满篷梢船三十余艘。
江瀚大喜,立刻命人将所有船只集中起来。
可当士卒们上船之后,却发现不少民船上竟然还住着人,除了船夫外,还有不少老弱妇孺。
经过一番仔细询问下来,江瀚总算是弄明白了什么情况。
这些世代在黄河边上讨生活的船夫,大多都家境贫寒,举家老小都吃住在船上。
这一条长不足三丈船,宽不过五尺的小船,便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全部家当。
平日里运货摆渡,所得收入本就微薄,很多时候甚至入不敷出,却还要时不时地被沿岸的官府胥吏敲诈勒索,甚至无偿征用船只去运送盐粮。
就在几个月前,官府为了防止流寇渡河,还曾下令将此地不少民船凿沉。
只有上缴一笔“保船费”,才能将幸免于难。
许多船夫交不起保船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渡船沉入河底。
这些船大多都是他们祖辈造的,几代人不停地修修补补,这才传了下来。
走投无路之下,不少人竟是拖家带口直接跳进了黄河。
此刻,这些幸存下来的船夫们,看着眼前这帮杀气腾腾的贼兵突然占据了渡口,还以为贼兵也是来抢夺他们船只的。
一个个吓得双腿发软,当即便跪倒在地,对着江瀚连连磕头,求着江瀚高抬贵手,放他们一条生路。
江瀚听着船夫们声泪俱下的哀求,,以及那些躲在船篷里瑟瑟发抖的老弱妇孺,心里也有些堵得慌。
这大明上下,无论是他们这些勤王的边军,还是在黄土坡上刨食的百姓,又或者是这些撑船养家的船夫,无一不是这腐朽的王朝的陪葬品。
江瀚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没有强行征用这些船只,而是让手下的兵将们,将各自随身携带的月响都拿了出来。
七拼八凑之下,总算是按照三十两一艘船的价格,将这些民船尽数买了下来。
虽然可能不够市价,但这帮船夫们捧着手里的银子,一个个都愣住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贼吗?竟然.竟然还给钱?
一个个跪在地上涕泪横流,拉着自己家人对着江瀚连连磕头谢恩。
而江瀚也趁此机会,顺势雇佣了这帮常年在黄河上行船的船夫,充作向导。
陌底渡的船还是太少,江瀚准备顺流而下,趁夜偷袭茅津渡。
茅津渡自古以来便是黄河上数一数二的大渡口,那里不仅船只更多,而且还有不少是大型官船、漕船。
只要能拿下茅津渡,夺了那些大船,江瀚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尚在黄河北岸的大部队,一次性接引过河。
得了指示,船夫们当即驾船起航,一路朝着茅津渡赶去。
黄河在三门峡这一段河道狭窄、暗礁密布,好在这帮船夫经验丰富,江瀚等人才能全须全尾的渡过险滩。
大军顺流而下,不出半日,便抵达了茅津渡上游的河湾处。
到了这里,大军便不能再继续往前了,只能找个隐蔽的地方下船,藏进林子里,静静等待天黑。
根据探子回报,此时的茅津渡附近,只剩不到五百守军,剩下的守军估计都被左良玉带到了下游的白浪渡附近,准备堵截那支大部队。
听了这个消息,江瀚长舒一口气,还好左大帅现在是个忠臣良将,老实又听话。
要是左大帅按兵不动,那他可就坐蜡了。
现在只等入夜,再来一场夜袭,便能顺利拿下茅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