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架设浮桥
第161章 架设浮桥 (第1/2页)江瀚随着船夫指向的方向望去,只见河道之中,有两座河中岛,如同中流砥柱一般,硬生生将奔腾的河水分成了三股激流。
这三股激流奔涌的方向,分别被称作人门、鬼门、神门,因此才被称作三门峡。
神门水道最为凶险,水流湍急,暗礁密布;
鬼门水道则最为狭窄,稍有不慎便会船毁人亡;
唯有人门水道,水势稍缓,但其两岸皆是高耸的悬崖,艰险万分。
三门之后,更有一巨石砥柱,横亘河心,河水夺门而出,俯冲砥柱,而后分流绕柱而过,翻卷起滔天巨浪。
(枯水期的原三门峡,现在应该已经被三门峡水库给完全盖住了)
江瀚看着眼前的河道,不由得一阵后怕。
夜色晦暗,要是自己率军稀里糊涂的上了船,万一哪个船夫心怀不轨,拉着他同归于尽,可就完了。
果然还是好人有好报,要是先前不由分说征用这些船夫,保不齐哪个就会暗中摆他一道。
老船夫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大王,出了这茅津渡,下游河段之中,像是三门峡这般凶险的地形,还有不下数处。”
“如果大王想要率军乘船渡河,那每一艘船,至少也得在两岸各设一纲船夫。”
“也就是足足三百多精壮汉子,用粗大的缆绳在河岸上牵引,否则稍有差池,便是船毁人亡的下场。”
江瀚凝神细听,再顺着老船夫手指的方向远眺。
虽然夜色深沉,看不太真切,但还是隐约可见下游的河道骤然收窄,仿佛水流声也变得愈发轰鸣激荡。
他不由得一阵头疼。
看来,想要舒舒服服乘船顺流而下,去接引大部队渡河,已经不可能了。
那就只能在茅津渡附近,搭建浮桥,供大军通过。
这茅津渡本身,其实非常适合架设浮桥。
在大唐贞观十一年时,这里就曾修了一条长七十六丈,宽两丈的浮桥。
但随着河水日渐冲刷,到了北宋太平兴国八年,浮桥便被洪水冲毁。
但问题是,以江瀚眼下这点人手和材料,想要修这么长一条浮桥,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江瀚只能让老船夫,帮着挑选一处河面相对狭窄、水流平缓的的地方,用以搭建浮桥。
老船夫也不推辞,当即便领着几个士卒,沿着河岸仔细勘察。
最终,在下游不远处,几人找到了一处内湾,河面大概十二三丈,水流也相对平缓。
江瀚当即下令,将茅津渡缴获的所有大小船只,尽数集中在内塆里。
他打算以这些木船为浮体,在船身上铺设模板,再用铁索、缆绳将船只逐一固定连接,搭建一座临时浮桥。
为了尽可能减缓水流速度,必要时还可以直接凿沉船只,以做桥基。
铁索和缆绳在渡口倒是缴获了不少,勉强够用。
但铺设桥面所需的厚实木板,却着实不好找。
渡口附近虽然有不少林木,但江瀚此行根本没带匠人,没法砍树制板。
无奈之下,江瀚只能亲自带着一哨人马,前往附近不远处的茅村。
他打算把村子里的门板拆下来用一用。
茅村的百姓们还睡得香甜,忽然听见村中人喊马嘶,起床一看,却发现天杀的贼寇已经闯进了村子。
百姓以为贼兵们要大肆劫掠,屠村灭寨,一个个吓得是魂飞魄散,只能紧闭门窗,祈祷贼兵能放他们一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