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178章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乱民了,必须重拳出击!

第178章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乱民了,必须重拳出击!

第178章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乱民了,必须重拳出击! (第1/2页)

江瀚为了尽快将这批掌令官培训出来,这小半个月以来,他几乎天天都往明德书院里跑。
  
  但他霸占书院这一行为,却也引发了陕州城内读书人的强烈不满。
  
  说来讽刺的是,在破城之时,这群自诩忠义的读书人,个个寒蝉若噤,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一个个只敢紧闭门户,龟缩在家里,生怕贼兵找上门来,将他们抄家灭族。
  
  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帮人渐渐发现,这伙打着虎字旗的贼兵,似乎与他们想象中那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流寇们截然不同。
  
  这伙贼兵,除了将那些恶贯满盈的豪商劣绅们抄家灭族之外,对于寻常百姓商贾,竟然秋毫无犯。
  
  军纪之严,甚至远超朝廷官军,陕州城的百姓们也平平安安的过了几天好日子。
  
  但安稳日子过久了,这帮读书人们就有些蠢蠢欲动,开始不安分起来。
  
  尤其是当他们得知,自己平日里吟诗作对、谈玄论道的书院,竟然被这群丘八出身的贼寇给强占了去。
  
  一时间,陕州城里的生员们义愤填膺,捶胸顿足,只觉得斯文扫地,颜面无存。
  
  其中为首的,是一个名叫田景行的年轻秀才。
  
  此人在家中辗转反侧,越想越是憋屈,心中一个大胆的计划应孕而生。
  
  他一拍大腿,将平日里相熟的同窗好友们,都暗中邀请到了家里,商议对策。
  
  灯火摇曳的厅堂内,田景行面色涨红,唾沫横飞:
  
  “诸位同窗,诸位好友,且听我一言。”
  
  “我等十年寒窗,日夜苦读圣贤经典,所为何事?”
  
  “不就是为了匡扶社稷,传承道统,教化万民吗?”
  
  “如今倒好,这伙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的泥腿子、丘八,竟敢明火执仗占据我陕州府学,明德书院。”
  
  “此等行径,与那禽兽何异?”
  
  他话锋一转,一脸痛心疾首地模样:
  
  “明德书院,乃是我陕州文脉所在,是我等沐浴圣贤教诲,砥砺品行,传承道统的殿堂!”
  
  “岂容这帮杀人盈野、目不识丁的贼寇在其中沐猴而冠,作威作福?”
  
  “他们懂得什么叫大学之道吗?他们懂得什么叫格物致知吗?”
  
  “这群贼子,只怕连圣人牌位都认不全!”
  
  田景行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拔高了几分:
  
  “让这帮丘八占据书院,简直就是对至圣先师的亵渎!书院乃文气汇聚之地,岂容这帮满手血腥的丘八玷污?
  
  “长此以往,我陕州文风何在?圣贤大道何存?”
  
  他环视众人,眼中闪烁着一丝光芒:
  
  “我辈圣人子弟,当效仿古之先贤,为道义发声,为斯民请命!”
  
  “如今斯文扫地,我等要是再不挺身而出,据理力争,他日到了九泉之下,怎么面对至圣先师?又有何颜面自诩为圣人门徒?”
  
  田景行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瞬间点燃了在场的年轻士子。
  
  他们本就对贼兵占据书院一事耿耿于怀,如今被田景行这么一鼓噪,更是个个义愤填膺。
  
  “说的好!”“没错!”
  
  “田兄高见!我们这就去书院,讨回公道!”
  
  一时间,大堂内议论纷纷,不少人当即便准备追随田景行,前去明德书院。
  
  田景行见状,微微一笑:
  
  “诸位,事不宜迟!咱们现在便各自分头行动,回去后各自联络平日里相熟的同窗好友,务必将此事广而告之。”
  
  “明天一早,与我一同前往明德书院,向那伙无法无天的贼人讨个公道!”
  
  “这次一定要让贼人知道,这陕州城,不是他们为所欲为的地方,还有我辈儒生的铁骨与正气!”
  
  实事求是地说,大明的读书人,除了水太凉头皮痒这等无耻之徒,大部分人还是有几分武艺和血勇在身上的。
  
  这主要是因为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一系列规矩。
  
  在明代,家境稍好一些的儒生,往往都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并非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皇明立学设科分教格式》中明确规定,生员必须每天在“未时,习弓弩,教使器棒,举演重石”。
  
  老朱甚至为此专门设立了奖励制度。
  
  所谓:“遇朔望习射于射圃。树鸽射位,初三十步加至九十步。每耦二人,各挟四矢,以次相继。长官主射。射毕,中的饮三爵,中采二爵。”
  
  简单来说,弓箭射的好的秀才,会得到美酒作赏。
  
  而碰上考试,擅长射箭也被做为“加分”项目。
  
  明朝的会试,也会要求考生展示弓马骑射的本事,所谓“会试,二三场兼五经书算,榜后试骑射。”
  
  那些弓马娴熟、骑射出众的考生,往往能获得提前入仕为官的机会。
  
  譬如崇祯十二年,河北乡试第一的梁以樟,便是在高中进士后的骑射测试中,三箭连发,箭箭中靶,技惊四座。
  
  于是,梁以樟立刻便被授予了河南太康知县的实缺。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像是绍兴的朱舜水、杭州的张煌言等人,无一不是文武双全之辈。
  
  这也直接导致了大明的文官们,普遍都不弱。
  
  辽阳城下,被后世诟病的东林党文官袁应泰,便曾亲率一队明军骑兵,从正面硬生生冲垮了不可一世的满洲两黄旗。
  
  此事无论是在明代官方档案,还是在满清的文献记载中,都有明确记述。
  
  按照满文档案的说法,这一战打得两黄旗的军官纷纷弃阵而逃,狼狈地寻找房屋躲避。
  
  最后,满清军队是依靠火器的远程压制,才阻止了袁应泰前进的步伐。
  
  但这项举措,有利有也弊。
  
  当文官们普遍掌握了一些军事技能后,他们便愈发地瞧不起那帮武将了。
  
  你会耍大刀,老子也会;你会骑马射箭,老子也不差,而且老子比你更有文化,更有谋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明末才会涌现出那么多,自以为深谙兵法的文官,白白地葬送了无数将士的姓名。
  
  当然了,真要让陕州城里的这帮生员,拎着刀枪弓箭去冲击贼兵的军营,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真有那份胆气的,早就跟着张琛和史记言,在陕州城头慷慨殉国了。
  
  他们唯一能做的,也仅仅是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一袭襕衫,腰间系着绦带,脚下蹬着一双皂靴,竭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罢了。
  
  一百多号人在门外喧哗,
  
  卫兵见着眼前这帮人,他们也只能干瞪着眼看着。
  
  毕竟这群人只是聚集在此,要求归还院子,并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负责值守的队正闻讯赶来,看见眼前的景象也是眉头一皱:
  
  “别哭了,我等就是暂时征用一番。”
  
  “过些日子自然会还给你们!”
  
  队正试图上前和这群人交涉,可他好说歹说,就是没人理他。
  
  无奈之下,他只能派人通知江瀚,让江瀚来拿主意。
  
  此时,江瀚正在讲堂内,给麾下的数百掌令,分析日后的发展计划,以及准备采取的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