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曹文诏来剿
第185章 曹文诏来剿 (第2/2页)邓玘被千里迢迢从山东调到陕西,本来就有些怨言,再加上又要听从同级的命令,心里别提有多膈应了。
但没办法,军令如山,他们也只能不情不愿的接下了这个差事。
左、艾、邓三人领命,当即便带着四千步卒,分作几路,一头扎进了茫茫的秦岭当中。
然而,他们很快便发现,自己就好像陷入了一场噩梦。
由于李自成提前就勘探好了地形,他对这片山区,就像对自家的后院一样熟悉。
官军一进山,就如同没了头的苍蝇,处处挨打。
他们常常是刚安营扎寨,还没喘口气,林子里就射来一通冷箭;
运粮的小队,走着走着,就莫名其妙地被滚石和圆木砸得人仰马翻。
即便他们带了向导,很多时候也不管用,只能一直被动挨打。
最先忍不住的是左光先。
他亲率一支千人队,,对着一小股义军紧追不舍,不知不觉就跑到了一处狭窄的谷口。
突然间,两边山崖上号角齐鸣,顿时铅子混合着箭矢,如雨点一般倾泻而下。
“有埋伏!快撤!”左光先大惊失色。
可山谷狭窄,前后的道路早已被自己人堵住。
他的士兵挤作一团,成了活靶子。
一通箭雨过后,山上的义军一击即退,迅速消失在密林之中,只留下了上百具官军的尸体和伤员的哀嚎。
左光先气得破口大骂,却也只能狼狈地收拢残兵,再也不敢冒进。
而邓玘则是精明了不少,面对不熟悉的山区,他根本不敢乱动,老老实实的跟着向导的脚步,亦步亦趋的在山脉间穿梭。
邓玘本就是四川人出身,当初也是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围剿过安邦彦,他对于山地作战可太熟悉了。
贼兵明显就是有备而来,想要借着地形优势,消耗官军有生力量,他才不会上当。
随便放几箭,远远地打几排铳,就当有个交代了。
一连大半个月下来,官军损兵折将,却连李自成的主力在哪都摸不清。
无奈之下,曹文诏只能打起了围困防守的算盘,转而让众将扼守在各处要道,想把贼兵活活困死在山里。
这一招倒是很有效果。
李自成虽然没和官军主力交战,但山里的严寒,却无时无刻地都在考验着他和他麾下的部队。
尽管立春已过,但太白山里还是寒风刺骨,滴水成冰。
由于缴获的棉衣、被褥等御寒物资严重不足,只能优先供给老营战兵和旧营的青壮。
几乎每个晚上都有人冻饿而死,一些身体稍弱的饥民,只能蜷缩在避风的岩石下,裹着一层由茅草和碎布制成的褥子入睡。
最终在睡梦中停止了呼吸。
等第二天清晨,身旁的同伴发现他僵硬的尸体时,也没人太在意,只是麻木的脱下死者身上的破烂衣裳裹在身上,然后将尸体草草的拖到营地外,刨个浅坑埋掉。
更要命的是取水问题。
太白山由于是秦岭主峰,海拔极高,因此山间的温度也更低。
尤其是山顶的大爷海,海拔足有三千多米,那里的小道上,几乎都是凝冻,一不小心就会踩滑,坠入万丈深渊。
并且,负责打水的人员,每次都必须裹得严严实实,才能挡住山顶刺骨的寒风。
一行人不仅要裹着几层棉衣,还要担着沉重的水桶,行动十分不便。
几乎每次去打水,李自成的麾下都有人不慎失足,发出一声短暂的惊叫后,便死在了太白峰底下。
才过了不到半月,李自成的麾下就已经损失了近千人。
李自成听着这伤亡数字,心中虽有不忍,但还是装作面无表情地摆了摆手。
没办法,这就是底层百姓的生存法则。
只有拼尽全力活下去,才能杀出一片新天地。
先发5k,晚点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