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血战瞿靖堡
第192章 血战瞿靖堡 (第1/2页)接到邵勇的消息,江瀚大喜过望,他现在的处境,可算不上太妙。
当邵勇在银川城内搅动风云时,洪承畴已经驻进了韦州所,切断了江瀚大军的后路。
张应昌和贺人龙的部队,分别从南边的红寺堡和东边的石沟城两个方向,对江瀚的部队发起了围剿。
但好在江瀚现在兵力增长了一倍多,不但打退了这两人的进攻,并且还有余力攻破黄河东岸的吴忠堡,作为大军的临时据点。
虽然小胜了几场,但江瀚很清楚,朝廷的大军肯定源源不断的正往宁夏赶来。
洪承畴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让马世龙死死地卡在灵州所,从正面牵制住江瀚的主力。
然后他再从各地调兵遣将,彻底将这支贼兵绞杀在吴忠堡。
甘肃总兵杨嘉谟、固原总兵杨麟已经绕道广武营,准备从西侧夹击贼兵。
要是让官军四面合围,说不定江瀚就真得交代在宁夏了。
但幸好,邵勇的消息来的很及时。
收到消息后,江瀚立刻将众将召集到了帐内议事。
“银川有消息了传回来了,咱们也得动起来了!”
他指着舆图,语气斩钉截铁:
“不打灵州所了!”
“我决定绕开灵州所,连夜架设浮桥,渡过黄河,从玉泉营、宁化寨一线,杀奔银川。”
此话一出,帐内众将无不心惊,这样用兵也实在太过冒险。
绕过敌军重兵把守的坚城,乃是用兵之大忌。
首先,城池所在一般都是交通要道,绕城就意味着放弃对交通要道的控制。
敌军可以通过城池,组织兵员持续不断地威胁绕行军队的侧翼及后方,使得其断绝后方。
再一点,古代行军作战,后勤可是重中之重,一但被城里的守军出城切断粮道,焚毁补给,就算再精锐的大军也会不攻自破。
更为致命的是,绕城而过的孤军,将面临被前方守军与后方追兵前后夹击的绝境。
届时,前有坚城,后有追兵,再加上左右无援,粮草断绝,就算神仙来了也难救。
然而,江瀚却有自己的考量。
他看着帐内众将惊疑的目光,细心地解释道:
“我知道你们担心绕城可能会有危险,但此一时,彼一时。”
“邵勇传来消息,三日之后他就会在银川城内制造混乱,发动起义,咱们必须有所行动。”
“首先,我军现在根本就没有补给线,我们的粮草补给,都是随军携带,打到哪,吃到哪,不怕被截断。”
“底下的兵将都是精锐,他马世龙只要敢出城野战,我就敢阵斩了他。”
“他最多就是仗着兵力充足,依靠着防御工事阻止我军前进,从而配合洪承畴的围剿部队作战。”
“最关键的一点,我不相信他敢坐视银川大乱,三天之内,只要咱们能顶住追兵的几次进攻,等银川出事的消息传来,我不信他还坐得住。”
听过江瀚一阵分析后,帐内的众人的疑虑渐渐消散,随即各自准备去了。
是夜二更时分,大军连夜动员,在黄河岸边迅速架设起数道浮桥。
渡河的过程异常顺利,马世龙根本没有在黄河岸边设防。
他的防御计划,是依托宁夏镇腹地星罗棋布的堡垒群,对贼兵进行层层阻击,消耗敌军有生力量。
当马世龙听说贼兵大军绕开灵州所,渡过黄河的消息,他先是一愣,随即发出了轻蔑至极的冷笑。
他不屑地摇摇头,随即端起茶盏,细细地品了一口,随即看向身旁的副将娄光先:
“哼,一群蠢货。”
“本将还以为这贼首能拉起这么大的队伍,应该有几分本事,没想到还是个自以为是的莽夫。”
马世龙慢条斯理地品了口茶,脸上满是智珠在握的从容,
“他想绕到哪里去?”
“他以为绕过了我重兵把守的灵州所,就能一马平川,直取银川了?”
他将茶杯重重地往桌上一放,发出一声脆响,语气中充满了讥讽:
“用兵不能绕城,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也配领军作战?”
“愚蠢!”
说罢,马世龙不急不慢地站起身,对娄光先、参将卜应第等人下令道:
“他过河,我也过河!看他能往哪里逃?”
“你们两个,带麾下标营和游兵营,共五千人,随我渡河进驻李俊堡。”
“等着这群蠢贼自投罗网就是了!”
马世龙这么轻松是有原因的,他现在手上可谓是兵精将广。
他不仅收拢了宁夏中卫附近的所有墩军,更是调集了在花马池一带的宁夏后卫,作为预备队。
现在他手下的可战之兵,已足有万人之多。
更重要的是,贼兵想要绕过灵州所,那挡在他们面前的,就是由玉泉营、瞿靖堡、李俊堡等六座墩堡组成的、纵深将近百里的防御地带。
凭借着绝对的地利优势和兵力优势,马世龙根本不担心贼兵能够闯进来。
在他看来,贼兵现在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要不是乱了阵脚,谁会出此下策?
战局果然和他想象中一样,贼兵刚刚渡过黄河,第二天便对挡在面前的瞿靖堡发动了进攻。
战斗十分激烈。
轰!轰!轰!
三轮炮击过后,江瀚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下令全军发起猛攻。
他倒不是想直接打穿这一条防线,而是他需要在贺人龙和张应昌的追兵赶来之前,拿下一座堡垒,建立防御工事。
可瞿靖堡虽小,但也不是说打就能轻易打下来的。
堡内的千余名官军,在千户游耀的带领下,依托着破烂不堪的守备工事,拼死抵抗贼兵。
“杀!!”
随着先锋李老歪的一声令下,八百名披着双甲的精锐选锋,顶着长盾,径直就冲向了瞿靖堡。
“放箭!给老子狠狠地射!”
土墙之上,千户游耀双目赤红,挥舞着钢刀,声嘶力竭地吼叫着。
他可不敢让这群浑身上下武装到牙齿的双甲步卒,轻易抵近堡子跟前。
宁夏镇的这些边堡早已年久失修,夯土的城墙在几轮炮击过后更是残缺不堪,被轰开了好几道豁口。
“妈的,这哪是贼兵,一身装备比老子这个千户还好!”
游耀看着举盾硬抗箭雨、铅弹的贼兵,心里涌起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完了,贼兵要冲进来了。
眼见贼兵如潮水般,顺着豁口冲进了堡子,游耀不敢怠慢,立刻带着麾下亲兵准备迎敌。
刚一进入堡子内,由于战场逼仄狭窄,李老歪率领的选锋们便立刻散开,各自结成小队清剿守军。
他们五人一组,两人持盾在前,两人持刀、一人举铳,配合默契,步步为营。
冷箭和铅子不断从四周的营房里,拐角处射来,打在他们身上。
还好这群选锋装备精良,身上的明甲暗甲为他们提供了极致的防护,箭矢和铅子打在上面,只能发出一连串令人牙酸的“铛铛”声,迸出几个白点,难以造成致命伤害。
仗着身上盔明甲亮,这帮选锋们在营地里横冲直撞,顶着长盾蛮不讲理地冲进了四周的建筑里,把藏在角落里放冷箭的守军一一围杀。
千户游耀见势不妙,只能硬着头皮率队上前迎战。
可短兵相接,他们更不是对手。
“噗嗤!”
一名官军士兵刚用长枪刺穿了贼兵的臂甲,还没来得及抽出来,贼兵的同袍便欺身而上,手中腰刀自下而上,狠狠地捅进了那名官军的小腹。
不少官军见着眼前全副武装的贼兵,根本无从下手,手中钢刀都挥出影子来了,还是无法破甲,杀伤贼兵。
没办法,游耀只能带着麾下亲兵且战且退,放弃外围的工事,向堡内的指挥所和箭楼收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