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准备入蜀
第201章 准备入蜀 (第2/2页)“天怒人怨,罪无可赦!”
“今日,我江瀚,便代天行诛,替民雪恨!”
刑场上无比安静,江瀚字字铿将有力,清晰地回荡在刑场每个角落。
话音刚落,他随手抄起令箭,狠狠掷于地上,厉声喝道:
“来人!给我枭其首级,悬旗示众!”
随着江瀚一声暴喝,早已等候多时的李老歪亲自走上前来。
他赤着上身,露出一身虬结的肌肉,手里还拿着自己的那柄百炼钢刀。
他走到曹文诏身后,学着刽子手的模样,啐了两口在掌心,双手紧紧握住刀柄。
前方的曹文诏似有所感,也停止了挣扎,他缓缓抬起头,望向天边,眼神复杂,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老歪深吸一口气,双臂肌肉猛然坟起,对准曹文诏的后颈,用尽全身力气,一刀挥下!
噗嗤!
伴随着一道血柱冲天而起,曹文诏的头颅滚落在地,鲜血瞬间染红了整个刑台。
“好!!”
“杀得好!!”
短暂的寂静之后,刑场周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无数百姓激动得相拥而泣,对着监斩台上的江瀚纳头便拜,高呼“青天大老爷”。
看着曹文诏人头落地,江瀚心中却生出了一丝惋惜。
说实话,放眼整个明末,曹文诏绝对算得上是最能打、也最敢打的那一批将领。
只可惜,这帮人的眼界和德行,都跟那个端坐在紫禁城里的皇帝一样,从来不把底层的小民百姓当人看。
在历史上,曹文诏最主要的功绩便是镇压农民军。
但是,他也绝非很多人所说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此人在大同镇守期间,面对后金鞑子,也曾数次主动出击,打退了清兵,不存在望风而逃的说法。
(.镇臣在曹文诏虽无大捷,而策应四出,桑干河之惊营、十里河之斩级,城下誓死一战,斩级生擒足寒奴胆,及拒墙大战,出口追奴,即疾趋东援,皆其实功也。—明清史料甲编第九本802页)
就是这样一个“明季第一良将”,却为虎作伥,屠戮百姓。
最终落在江瀚手里,可悲,可叹,却也罪有应得。
处决了曹文诏后,江瀚便要着手准备入蜀事宜了。
尽管现在正值盛夏,酷暑难当,大军不宜长途征伐,但战前的规划还是必须要做的。
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并结合麾下众将收集来的情报,江瀚最终敲定了入蜀的行军路线。
要想入蜀,那就必须先从关中进入汉中。
在古代,想要从关中翻越秦岭天险,进入汉中盆地,共有四条官修大道可选,分别是褒斜道、子午道、傥骆道,以及陈仓故道。
在对四条道路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后,江瀚最终选择了走陈仓故道。
之所以走陈仓故道,是基于当前局势和地理条件,做出的决定。
而褒斜道要走眉县,傥骆道要过周至,子午道更是在西安府眼皮子底下。
但陈仓道的起点就在陈仓县,江瀚所部目前正驻扎在这里。
挡在他正前方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散关。
此地正是南宋诗人陆游笔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散关。
南宋时期的散关,是宋金交战的前线,战略位置极为关键,是抵御金军由陕入蜀的军事重镇。
大散关位置极为重要,在方舆纪要中有着明确记述:
“关中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
然而时移世易,在明代,大散关的军事功能已大大削弱,基本沦为了一个寻常的交通节点,防备极为松懈。
这对于想要走陈仓道的江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想要走陈仓故道,就得先攻破大散关。
江瀚的计划,便是以陈仓为起点,先取散关,随即挥师南下,经黄牛铺到达凤州,再从凤州折向东南,过留坝,最终抵达汉中门户——沔县。
(注:从凤州折向西南,是走青泥岭—略阳—勉县,这条路线在唐代以前是陈仓道主线路,但明代已改线不经此地。图中,长寨便是沔县,是控遏金牛道,米仓道的要地。)
陈仓道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路况。
这条路线在明代又被称为“连云栈道”,但它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临崖架设的木质栈道。
而是经过官府大规模整修,改建成了更为坚固耐用的“碥路”。
所谓碥路,就是在水流湍急或崖岸险峻的地段,直接于山体上开凿而成,一面靠山,一面临河的路段。
其路基为土石结构,远比木栈道牢固,承载能力也更大,并且因其地势较高,不易在夏秋季节被山洪冲毁。
《舆程记》中有记载:“陕西栈道长四百二十里,自凤县草凉楼为人栈道之始。”
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中也有记载:
“自古称栈道险,今殊不然。屡年修砌,可并行二轿四马”,
“栈道虽称川,今实在陕”,
“今之栈道非昔也,联舆并马,足当通衢”。
这意味着,江瀚麾下的辎重车辆、重型火炮以及数千骑兵,都可以在这条道路上顺利通行。
计划很完美,路线也已经选定,但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江瀚手中,没有一个熟悉秦岭山中情况的向导。
秦岭山脉,延绵千里,沟壑纵横,即便有官修大道,但其中隐藏的小路、可以伏击的隘口、能够安营扎寨的地点以及沿途的水源分布,都是地图上无法详尽描绘的。
若无可靠之人带路,大军贸然闯入这片陌生的崇山峻岭,无异是将自己和麾下将士置于险地。
这是江瀚绝对不能接受的。
为此,他特意派人四处打听寻找,想要找到李自成的踪迹。
可最后得到的情报却不容乐观。
四川副总兵邓玘一直死咬着李自成不放,他带着麾下精兵,不顾艰苦,在秦岭里钻了好几月的林子,一直想剿灭李自成。
李自成无奈只能退往秦岭深处,现在不知道正藏在哪个山沟里休养生息。
江瀚一时半会儿之间,根本找不到李自成和他麾下的部队。
昨天查资料查着查着就睡着了,躺在椅子上躺到了三四点.
s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