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战前侦测(感谢‘立根本在破岩中’大佬的盟主)
第231章 战前侦测(感谢‘立根本在破岩中’大佬的盟主) (第1/2页)江瀚站在嘉陵江西岸的锦屏山,手里拿着千里镜,仔细地观察着保宁府的防御体系。
这个张令不愧是征战多年的老将,守城的本事确实有两把刷子。
三段式的立体防御,水陆联动,层层相扣。
江瀚看了都觉得头皮发麻。
但他此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虽然此次作战的目标是围点打援,歼灭从绵州来的侯良柱所部。
但江瀚也不可能真的就囤兵城下,一枪不发。
明军又不傻子。
如果看到江瀚的数万大军,只围不打,任谁都知道肯定有诈,十有八九就是要围点打援。
到时候,张令只需要派人乘快船顺流而下,就能轻松地通知到其他各路援军,提醒他们小心防备。
所以,这保宁府该打还是要打!
只不过不能硬打,要想办法巧打。
看看怎么才能以最小的代价,给城内的守军施加最大的压力。
要让守军感觉到城池危在旦夕,从而不断向其他府县的明军求援。
中军大帐内,江瀚召集了所有将领,准备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保宁府怎么打,我想听听各位的看法,怎么才能减小伤亡。”
但董二柱显然还没想明白其中的关窍,瓮声瓮气地问道:
“大帅,咱们不是围点打援吗?”
“何必非要攻城?等援军自己送上门来,不就好了?”
江瀚恨铁不成钢地撇了他一眼:
“说你笨,你小子就真不聪明!”
“咱们要是一枪不发,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其中有诈。”
“到时候守军乘船通知其他路援军按兵不动怎么办?咱们岂不是白白囤兵城下,浪费粮草?”
董二柱恍然大悟,挠了挠头又坐了回去。
江瀚没有再管他,而是继续看向帐内的其他将领,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邵勇倒是很谨慎,只是提议道:
“大帅,现在官军各处守备力量还没探明,工事部署也不甚明晰。”
“依我看,要不还是先侦查侦查,等汇总了消息再做决定也不迟。”
江瀚听罢点了点头,先把战场情报探明总是没错的。
于是,他开始朝着众将分配起任务:
“这样,咱们分头行动。”
“保宁府城三面环水,水师尤为重要。”
“邵勇,你立刻把斥候都派出去,给我沿岸散开,务必搞清楚官军的战船数量,”
“洪明,你带马队沿着嘉陵江和涪江一路往上,去上游找船。”
“不管是渔船还是货船,只要是能浮在水上的,都给我调过来!”
说着,江瀚又补充了一句:“记得给钱,别坏了我军形象。”
“马旭,你回去之后,带领军中掌令和把总一级的将领,在民兵营中逐级摸排,看看有没有精通水性的。”
“这些人我有大用,记得把他们单独拎出来。”
“我带曹二往北面去,这边没有临水,我试试看能不能从陆上攻破城池。”
议计已定,所有将领,都开始行动起来。
找船的找船,找人的找人,整个队伍都各自忙活了起来。
江瀚带着中军,急匆匆的赶往了府城北面的蟠龙山。
蟠龙山是紧挨着府城北侧一系列山脉,它并非一座孤峰,而是一片连绵不绝的山丘和山脊。
这里的情况并不乐观。
经过江瀚数日的侦查,他发现蟠龙山面向府城的南坡、以及可供攀登上山的北坡,两处地方坡度都十分陡峭。
尤其是在靠近城池的南面区域,山势更为险峻,甚至有一部分地段是天然的峭壁陡坡,根本无法通行。
而且这里的地形起伏较大,山体并非平缓上升,而是由多个山丘、山脊和沟谷组成,地形极为破碎。
在这种地形下,要想进攻城池,十分困难。
在山脚和城墙之间几乎没有足够开阔、平坦的大片区域。
江瀚的数万大军,根本无法在这里集结,更别提部署大型的攻城器械了。
云梯、冲车,甚至是重炮,都很难通过这片细碎的丘陵区域运抵城下。
最令江瀚忌惮的是,城中的守军竟然没有派人,提前砍掉山上的乔木、灌木等植被。
按理说,凡是攻城战,守城的一方都会提前将城墙周围的林木,全部砍伐干净。
一来是防止攻城方,就地打造攻城器械;二来也是为了防止林木遮挡视线,影响城头火炮的射界和杀伤效果。
可偏偏张令就没有这么做。
都是积年老将了,怎么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江瀚站在山脊上,看着周围的林木恍然大悟。
眼下正值初冬,天干物燥。
张令这厮,恐怕是想趁着自己在山林中集结部队之时,趁机发动火攻!
“走!这北面攻不下!”
探明了北面的情况后,江瀚没有丝毫的犹豫,带着部队掉头就走。
听到贼兵撤走的消息,城头上的张令还有些失望。
他本来在北门的山林沿线,布置了重重的工事和伏兵,想要趁机埋伏贼兵,杀一杀这帮人的锐气。
可没想到,贼兵竟然如此谨慎,连试探性的进攻都不肯发起一次,直接就放弃了北门。
看来,接下来的攻防重点就是那三面临河的区域了。
张令不敢大意,立刻从北门抽调了数千营兵,投入到了沿河的浅滩之上继续加固工事,准备应对贼兵接下来的进攻。
此时的江瀚,已经赶回了西面,正听取着从四面八方汇总起来的消息。
“大帅,现已探明,敌军水师共有十五艘战船,基本都是小型的苍山船和沙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