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54章 飞梭织布机和转轮短铳

第254章 飞梭织布机和转轮短铳

第254章 飞梭织布机和转轮短铳 (第2/2页)

有明一代,无论是火器战法、装备精良程度、队伍军官比例、火炮密度,都远胜于同时期的欧洲。
  
  在古斯塔夫提出军队职业化、炮兵独立、三列轮射法等战术的时候,
  
  朱棣早就已经带着神机营深入漠北,驱虏平寇了。
  
  明代后期,甚至平均每五十人,就有一门队属的佛朗机速射炮。
  
  但明军大规模使用火器的后果,就是十分依赖后勤保障。
  
  万历过后,大明体制逐渐开始崩溃,后勤更是一团糟。
  
  所以等到天启、崇祯年间的时候,战场形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辽东的局部战场上,关宁军的小股部队作战十分顽强,时常能打得鞑子抱头鼠窜。
  
  可只要一打数万人以上的大会战,那就必定拉胯。
  
  同时期欧洲的战争烈度虽然比东方战场逊色,但古斯塔夫二世在军事上的创新,尤其是对骑兵的改进思路,绝对值得拿来一用。
  
  江瀚的想法,是把传统的弓骑兵,升级成能骑马冲锋,下马列阵,还能使用火枪持续输出的马上步兵。
  
  要实现这个目标,装备才是关键。
  
  第一就是便于在马上携带和使用的燧发长管马枪;
  
  第二就是能快速连发的转轮手枪。
  
  燧发机构本身的技术门槛其实并不高,明朝称之为“自生火铳”。
  
  对此,兵部侍郎毕懋康在其著作《军器图说》中,就有详细记载。
  
  (《军器图说》是在崇祯八年才问世的,但毕懋康只是一个记录者,并不是发明者。)
  
  江瀚对燧发枪的期待值,其实并不算太高。
  
  他很清楚,光靠这玩意儿,是不可能打遍各路豪杰的,也不可能彻底淘汰冷兵器。
  
  真正能彻底淘汰冷兵器的,得是米尼弹、火帽加上线膛火枪的组合。
  
  不过对于骑兵来说,能在马上多打出一颗子弹,多一分火力压制也是好的。
  
  边军最喜欢用的是三眼铳,这玩意儿远程可以开火,近战能当大锤使。
  
  但论起远程火力,最终还是得依靠弓箭。
  
  一把小巧灵活的转轮手枪,则是能很好地解决火力不足的问题。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实用的转轮手枪,是1835年发明的M1835式柯尔特转轮手枪。
  
  但早在十六世纪,还处于火绳枪时代的明朝工匠们,就已经发明出了一种名叫“五雷神机”的转轮枪。
  
  很多人会误以为三眼铳是转轮枪的祖宗,但其实不然。
  
  三眼铳没有枪轴和转轮,使用者只能通过旋转枪杆的方式,更换射击的枪管。
  
  并且,三眼铳也没有扳机。
  
  射击时得用手拿着火绳去点药池,其本质上更接近于火门枪。
  
  五雷神机就不同了。
  
  它用铁造枪管,五根管子各长一尺五寸,总重五斤,围着中央手柄排成轮状。
  
  枪身上还有准星,每管装药二钱,铅弹一枚。
  
  五根枪管共用一根火绳,枪管可旋转,点完一根转到下一根,平射能打一百二十步。
  
  (五雷神机)
  
  除了五雷神机,明朝火器专家赵士桢在万历二十六年还发明了“迅雷铳”。
  
  这东西有五根枪管,每打一发,只需转动转轮七十二度,就能对准下一根枪管击发,如此循环直到五管打光。
  
  可“五雷神机”和“迅雷铳”虽然号称是转轮枪,但其实用性却是一言难尽。
  
  这两玩意儿都太笨重了!
  
  五斤起步的重量,加上转轮的阻力,在颠簸的马背上单手操作简直是个噩梦,严重影响骑兵的灵活性和射速。
  
  江瀚在冶铁司找到柴宇,指着桌上的五雷神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柴,这转轮枪太重太笨。”
  
  “你看能不能,把这几根并排的枪管去掉,”
  
  江瀚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转轮结构上,
  
  “咱们换个思路,不转枪管,转而做一个能转的弹巢?”
  
  “把火药和弹丸都预先装在弹巢,只留一根枪管发射。”
  
  柴宇闻言,挠了挠头,
  
  “大帅,您的意思是,想要多个药室围着一个轴转,但只对准一根枪管?”
  
  “这这倒是个省铁料、减重量的好法子。”
  
  柴宇拿起桌上的五雷神机,掂了掂。
  
  去掉四根铁管,再改成短铳的样式,重量起码能减下一半不止。
  
  对于骑兵来说,这个重量倒也能接受。
  
  可他转念一想,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大帅,这个法子虽然不错,但点火怎么办?”
  
  “五雷神机是靠火绳,点一个火门,转一下再点下一个。”
  
  “如今换成一根枪管,该怎么点火?”
  
  江瀚微微一笑,这个位置正好能引入燧发机构。
  
  他从怀里摸出两块不起眼的灰黑色石头,互相用力一敲。
  
  “嚓!”
  
  一蓬明亮的火星瞬间迸溅出来。
  
  “这是.火石?”
  
  柴宇认得,这是常用的取火物。
  
  “对,就是火石!”
  
  “咱们做个小巧的机括,用火石来引燃药池。”
  
  江瀚一边说一边拿起炭笔,在纸上快速勾画起来:
  
  “首先是击锤部分。”
  
  “这里做一个能转动的铁臂,头上开个槽,就像这样,”
  
  江瀚画了个L形的弯曲铁件,
  
  “咱们叫它击锤,原理和火绳枪类似,只要能把火石嵌进去就行。”
  
  “随后是火镰,在枪身上安一块精钢,用来和火石碰撞产生火星。”
  
  江瀚在击锤的落点处画了一块竖直的的钢片,解释道:
  
  “这玩意儿叫砸铁,下面连着火药池的引火孔,只要产生火星,就能点燃药池。”
  
  “而且平时还能像盖子一样,盖住火药池,防止雨水。”
  
  柴宇点点头,原理他基本明白了。
  
  江瀚缓缓地解释着:
  
  “主要是弹簧机构,火石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能砸出火星。”
  
  “平时,扳机后面的阻铁勾住弹簧蓄力,一旦扣动扳机,阻铁就会瞬间松开,火石顺势砸向砸铁,引出火星。”
  
  江瀚回忆着之前看过的枪械结构,并为这只转轮枪设计了一套简易的“单动击发”结构。
  
  使用者在在射击前,只需用手向后扳动击锤,击锤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就会通过一个巧妙的拨杆,带动弹巢。
  
  弹巢旋转,使下一个弹膛与枪管对齐。
  
  然后再扣动扳机,便可完成击发。
  
  柴宇听罢连连点头,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种击发装置的好处。
  
  可江瀚随即提出了难点:
  
  “老柴,原理我已经给你解释清楚了,但具体怎么做还得看你。”
  
  “你得想清楚,怎么保证药池对准枪管。”
  
  柴宇听罢,沉思良久:
  
  “大帅,想把药池对准枪管并不难。”
  
  “只要在弹巢的转轴或者边缘,刻上定位槽即可。”
  
  “枪身只需要用一个卡榫,只要弹巢转到和枪管平齐的位置,卡榫立刻就能卡进槽里,把它定死。”
  
  “如此一来,就能保证弹巢和枪管口齐平。”
  
  可他话锋一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大帅,枪管是死的,弹巢是活的,中间难免漏气。”
  
  “要是火药燃气从缝里跑了,铅弹的力道就弱了。”
  
  “这玩意儿有点复杂,我得和手下的伙计们研究研究。”
  
  坏消息,要出差三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