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嫌疑人!
第11章 嫌疑人! (第1/2页)朝阳调查局。
一间专案办公室内!
沈庭仔细听着电话里,警员对沈家村前村长,沈必胜的调查结果。
沈必胜,不仅仅是书面上,多次向上面,举报吴立群。
据村民回忆,差不多一个月前,在村集体大院外,两人还发生过直接的冲突。
当天,原本在工程队监督工作的吴立群,因为沈必胜的举报,被叫到区政府了解情况。
他平时本就很忙,既要处理村里的事情,还要忙工程队的工作。
工作忽然被打断,应该很不满。
关键是,这不是第一次了。
傍晚,返回村大队的时候,正好撞见始作俑者沈必胜。
吴立群就质问他,为什么挑事,多次无端举报自己。
沈必胜也不是省油的灯,两人杠了几句,还互相推搡。
当时,在村大队门口,下象棋打牌的老头们,都看到了这一幕。
他们上去劝架,把两人拉开。
“沈组长,我们找到了当时在场的不少老年人。
他们都说,沈必胜和吴立群,当时就闹得非常不愉快。
因为这几年吴立群干的不错,过年过节还会给老人们送米面,蔬菜什么的。
而沈必胜当了那么多年村长,其实当的不咋地。
他原本还计划,等自己退休了,让自己大儿子接自己的班,继续当村长。
他当时已经安排大儿子,进了村委会。
但原本的谋划,被吴立群彻底打破了。
总之,吴立群当村长的时间,即便比沈必胜短很多。
但大部分村民,还是向着吴立群说话。
见大家都不向着自己,沈必胜当时好像被气得不轻。
临走之前,骂骂咧咧的。
说村民们白眼狼,他们迟早会后悔什么的。
不过,之后一个月,沈必胜没再找吴立群的麻烦,也没再写举报信。
看起来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不过结合村民的描述,还有他自己的行为。
这沈必胜,不是个省油的灯,可能想谋划大的,进一步报复吴立群。”
电话里,警员详细描述了沈必胜和吴立群之间的矛盾。
其中很多细节,沈庭这个沈家村人,都不知道。
不过,那沈必胜小肚鸡肠,他倒是了解一点。
沈必胜当了那么多年村长,水平说一般,都是抬举他了。
沈父沈母,在家也没少说他的闲话。
沈家村,大部分人都姓沈。
向上能回溯到同一个祖宗。
哪怕沈必胜干得稍微差一点,但情商稍微高一点,大部分村民肯定更愿意选他。
可当时,吴立群这个外姓人,高票当选。
由此可见,沈必胜这个村长当的有多差,多不受大家待见。
“沈必胜和吴立群斗气多年。
再加上被村大队门外,村里老人们这么一刺激,失去了理智,想要教训一下吴立群,挺正常的。”
沈庭思索着。
两人之间的矛盾,很符合本案的案情——
有冲突,但没到杀人的程度。
只是在报复的时候,出了意外。
“案发时,沈必胜的行踪,你们查过没有?”
“查过了!
沈必胜说,他昨晚在家里,很早就睡着了。
还多次说,村长家的案子,和他没关系。
不过,能给他作证的,只有他老婆,没有其他人。
所以,他的不在场证明,效力很低。
沈必胜完全可以骗过妻子,半夜出来作案。”
警员分析道。
沈庭沉吟片刻,却是直接否决了这个可能:
“那沈必胜,肯定不是直接凶手。
至少,在卧室里动手的两个人里,一定没有他。
注意力不要都放在沈必胜身上。
他那原本计划,要继承村长位置的儿子,重点也关注一下。”
电话那边的警员,明显愣了一下:
“呃,沈组长,为什么这么确定,沈必胜和案子没有关系?”
“因为现场留下的鞋印。”
沈庭道:
“我刚刚回忆了一下,两名嫌犯在现场留下的血脚印,不符合老人脚印的特征。
那沈必胜,应该六十多岁了。
而两名嫌犯,应该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
脚印除了本身形态的差别,还受到年龄的影响。
三十岁的人,和六十岁的人,鞋印有着明显的不同。
六十岁的脚印,可能因长期挤压,出现拇指外翻等畸形。
脚跟也会更宽、更扁平,轮廓没有年轻脚印那么完整。
因为年龄大的人,足跟脂肪垫萎缩,皮肤和韧带更松弛。
还有足印压力分布更分散,步宽增加,步幅明显变短,脚底有拖痕等特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