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不论俸禄高也好,低也罢,该贪照样会贪!这便是人性!
第241章 不论俸禄高也好,低也罢,该贪照样会贪!这便是人性! (第1/2页)在京城里做官,花销可不是小数目。
若是在京里没有自家的宅邸,总得租个院子吧?起码得有个落脚的地方。
否则身为朝廷命官,却连个府第都没有,传出去岂不成了笑话?!
出行时也得坐轿子吧?
府中还得有些仆役婢女伺候吧?
这些都需要花钱。
平日同僚之间还要走动应酬,这笔开销同样不少。
更不用提人情往来之事,处处都得花银子。
因此,对于京城的官员们来说,朝廷给的俸禄根本不顶用。
要说朱元璋定下的俸禄,虽说没法让官员们奢侈挥霍,但维持基本生活倒也勉强够。
可问题在于,这些高居庙堂的大员们,总不能只满足于温饱吧?
俸禄有限,若是伸手贪腐,又面临极其严苛的惩处,甚至掉脑袋的危险。
于是乎,这满朝文武常常活得别扭而压抑。
但碍于朱元璋的威严,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如今太子朱标把话挑明摆上了台面,群臣自然是心花怒放。
要是能稍稍提高些俸禄,那便再好不过!
朱元璋听完朱标的奏言,并未立即回应,只是装作沉吟的模样。
其实朱标想说什么,他心里早有数——
无非是关于提高薪俸罢了。
不过朱元璋也早已看透:
不论俸禄高也好,低也罢,该贪的,照样会贪。
这便是人性!
规章法度能拦得住人心的贪欲吗?
能压制住那如洪流般的欲望吗?
不能!
唯有让这些人心生恐惧,连起贪念都不敢,那才是真正的办法。
因此朱元璋一登基,便对贪腐之人施以重刑!
可即便如此,仍难挡那些人心底的贪欲。
朱标显然也明白父皇的心思,可他仍旧开口劝谏:
“父皇,大明官员的俸禄,确实低了些。
开国初定时虽几经调整,但仍有不少人生活艰难。
若能仿效雍正帝设立的‘养廉银’,或许会有益处。”
朱元璋斜睨了儿子一眼,沉默许久,这才缓缓点头:
“这养廉银,确实是个法子。
大明也能试着推行。”
他虽不指望这养廉银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终归也不是全无益处。
至少能让一些确实清苦的官员松口气,
也能多少减少贪墨的发生。
至于那些大贪大恶之徒,断然不会因一点银子就收手。
因此,推行养廉银的同时,
依旧要延续他以往的铁血手段——
对贪官污吏,必须严惩不贷,示众以刑!
双管齐下,才见成效。
见父皇点头,朱标脸上不由浮现笑意。
殿中群臣们也都暗暗舒了口气。
尤其是那些真正清廉的官员,更是如释重负。
能稍添一些银子,他们的日子总算不用再捉襟见肘。
……
永乐时期!
“嗯,虽非我族,但也是个明君。”
“这些举措,的确利国利民。”
“难怪能列入历史十大帝王之列。”
朱棣淡淡一语,不以为意。
雍正能登榜,倒也算名至实归。
不过他更在意的,却是自己能否榜上有名。
我永乐大帝的江山,虽说是靠刀枪夺来,
但为国为民所做之事,可不少!
怎会没资格登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