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萧书生抽剑引酒令(六)
第六十六章萧书生抽剑引酒令(六) (第1/2页)黑虎见状,亲自上阵,大刀劈向萧琰,刀风凌厉。萧琰不慌不忙,使出“酒令剑式”中的“举杯邀明月”,剑身在阳光下划出圆弧,如酒液倾泻,巧妙地避开大刀,同时剑尖直指黑虎的手腕。黑虎急忙回刀格挡,却被剑劲震得后退几步,虎口发麻。
“没想到你这书生剑法还真有两下子!”黑虎咬牙,从怀中掏出一个哨子吹了起来,尖锐的哨声在湖面回荡。不多时,远处驶来几艘快船,船上装满了盗匪,显然是早有埋伏。柳惊鸿脸色一变:“不好,他们调来了援兵,我们得尽快撤离!”
萧琰点头,趁黑虎分神之际,一剑挑飞他手中的大刀,拉起阿苏,与柳惊鸿、苏婉清朝着湖边的乌篷船跑去。盗匪们紧追不舍,箭矢如雨般射来,柳惊鸿的两名庄客奋力抵挡,不幸中箭倒地。萧琰心中一痛,却也知道此刻不能回头,只能加快脚步,跳上乌篷船。
船家急忙撑船离岸,盗匪的快船在后面紧追,箭支不断落在船板上。萧琰站在船头,抽出长剑,将射来的箭一一击落,同时对柳惊鸿道:“柳庄主,木盒里是什么?”柳惊鸿打开木盒,里面是半块玉佩,上面刻着“醉剑”二字,“这应该是开启第二卷秘图的钥匙!”
眼看盗匪的快船越来越近,萧琰忽然心生一计,他取出锡酒壶,倒出酒液洒在船尾,又拿出火折子点燃。火焰瞬间燃起,挡住了盗匪的去路。“快走!”萧琰喊道,乌篷船借着风力,很快驶离了明月湾,消失在太湖的烟波之中。
回到姑苏城后,几人暂时回到望湖楼躲避。阿苏为受伤的柳惊鸿包扎伤口,苏婉清则研究着那半块“醉剑”玉佩,萧琰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雨景,思索着盗匪的来历。“柳庄主,黑虎的身手不像是普通盗匪,他们背后的势力到底是什么?”
柳惊鸿叹了口气:“我怀疑他们是‘幽冥阁’的人。幽冥阁是江湖上新兴的邪派组织,行事狠辣,专门抢夺古墓遗物和传世秘宝,近来在江南一带活动频繁。他们肯定是冲着姑苏秘图来的,若是让他们拿到完整的秘图,不仅姑苏的宝藏会落入他们手中,城防机密也会泄露,到时候姑苏百姓就危险了。”
苏婉清忽然说道:“古卷上题着‘寒山寺外,夜半钟声’,或许第二卷秘图藏在寒山寺?而且‘醉剑’玉佩,说不定与寒山寺的‘醉剑僧’有关。我曾在府学的古籍中看到记载,唐代有位高僧擅长以剑伴酒,人称‘醉剑僧’,他曾在寒山寺留下过剑谱和酒令。”
萧琰眼前一亮:“如此说来,我们明日去寒山寺一探究竟。不过幽冥阁的人肯定也会想到,我们得小心行事。”当晚,几人决定乔装前往寒山寺,萧琰扮成书生,苏婉清扮成侍女,柳惊鸿则扮成商人,阿苏因为要照看茶馆,便留在城中接应。
次日傍晚,三人来到寒山寺外。寒山寺坐落在枫桥边,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塔身,寺内传来钟声,悠扬肃穆。三人走进寺庙,向方丈说明来意,方丈得知他们是为保护姑苏秘图而来,便答应让他们在寺中留宿,还透露夜半时分,藏经阁后的钟楼会有异常。
夜半时分,月色朦胧,萧琰三人悄悄来到藏经阁后。钟楼矗立在院中,塔身刻着经文,楼顶挂着一口大铜钟,钟身上刻着“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萧琰注意到钟楼下有个石锁,锁孔的形状竟与“醉剑”玉佩完全吻合。
“就是这里!”柳惊鸿拿出玉佩,插入石锁,只听“咔哒”一声,石锁打开,钟楼的门缓缓打开。三人走进钟楼,里面摆满了经书,墙角放着一个石坛,坛上贴着“醉剑酒”的封条。萧琰打开石坛,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坛底放着一卷古卷,正是第二卷姑苏秘图!
就在萧琰拿起古卷时,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幽冥阁的人追来了!为首的是一个穿紫衣的女子,容貌艳丽,手中拿着一把软剑,“萧公子,多谢你帮我们找到第二卷秘图,现在该交出来了吧?”
“你是谁?”萧琰握紧长剑,警惕地问道。紫衣女子笑道:“我是幽冥阁的紫罗刹,黑虎是我的手下。你们以为能轻易拿到秘图吗?这不过是我设下的圈套。”她说着,挥了挥手,手下人立刻围攻上来。
萧琰与柳惊鸿、苏婉清背靠背站好,萧琰使出“文心剑法”,剑招如行云流水,与紫罗刹的软剑缠斗起来。紫罗刹的剑法阴柔狠辣,招招致命,萧琰一时竟难以招架。柳惊鸿则用玉笛点穴,苏婉清在一旁寻找机会,试图偷袭敌人。
激战中,萧琰看到钟楼上的铜钟,忽然想起古卷上的“夜半钟声”,他灵机一动,对柳惊鸿喊道:“柳庄主,撞钟!”柳惊鸿会意,纵身跃起,一掌拍向铜钟。“咚——”钟声响起,震得幽冥阁的人头晕目眩,动作迟缓。
萧琰趁机使出“酒令剑式”中的“对影成三人”,剑尖点地,分出三道残影,同时刺向紫罗刹。紫罗刹被钟声震得心神不宁,难以分辨真假,被萧琰一剑划伤了手臂。“撤!”紫罗刹咬牙喊道,带着手下人狼狈地逃离了寒山寺。
三人松了口气,萧琰展开第二卷秘图,与第一卷对比,发现两张古卷拼合后,露出了“洞庭山底,龙宫秘藏”八个字,还有一幅指向洞庭山深处的地图。“看来第三卷秘图藏在洞庭山,而且与‘龙宫’有关。”柳惊鸿说道。
萧琰收起秘图,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知道,接下来的洞庭山之行,将会是一场更大的挑战。
离开寒山寺后,萧琰三人回到望湖楼。阿苏见他们平安归来,十分高兴,连忙泡上刚采的碧螺春。“萧公子,你们在寒山寺有没有找到线索呀?”阿苏好奇地问。
萧琰喝了一口碧螺春,忽然觉得茶香中带着一丝异样的味道,像是混合了某种草药。“阿苏,这碧螺春是从哪里采的?”阿苏道:“是从洞庭山的西山茶园采的,那里的茶叶是最好的,不过最近常有陌生人在茶园附近徘徊,我还看到过穿紫衣的女子呢!”
“紫衣女子?”萧琰心中一紧,“莫非是幽冥阁的人?她们在茶园附近徘徊,难道是在寻找第三卷秘图?”苏婉清拿起茶杯,仔细闻了闻:“这茶叶里加了‘迷魂草’,少量饮用只会让人精神恍惚,大量饮用则会昏迷。幸好阿苏只是少量添加,用来提香,不然我们恐怕已经中招了。”
柳惊鸿脸色凝重:“幽冥阁的人已经渗透到洞庭山了,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第三卷秘图。阿苏,你能不能带我们去西山茶园?或许能找到线索。”阿苏点头:“好,明日我就带你们去,不过那里山路崎岖,你们要小心。”
次日清晨,阿苏带着萧琰三人前往洞庭山的西山茶园。茶园坐落在半山腰,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雾气缭绕,如仙境一般。阿苏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峰:“那是缥缈峰,传说峰下有个‘龙宫洞’,里面藏着宝藏,不过从来没人敢进去,因为洞口有机关。”
萧琰顺着阿苏指的方向望去,缥缈峰云雾缭绕,隐约能看到山脚下有一个洞口,洞口周围刻着奇怪的图案。“走,我们去看看!”萧琰说道,四人沿着山路向缥缈峰走去。
来到洞口前,萧琰发现洞口的图案与《剑酒谱》中的一幅图谱一模一样,图谱旁还写着“以酒为引,以剑为钥,三令三剑,方得入内”。“看来要进入龙宫洞,需要行三次酒令,再出三招剑法。”萧琰说道。
他取出锡酒壶,倒了三碗酒放在洞口的石桌上,然后对柳惊鸿、苏婉清和阿苏道:“我来行酒令,你们来对令,然后我出剑,打开机关。”柳惊鸿、苏婉清和阿苏点头同意。
萧琰端起第一碗酒,朗声道:“洞庭山上碧螺春”,柳惊鸿对道:“一杯清酒敬知音”,萧琰抽出“寒川”剑,使出“举杯邀明月”,剑尖轻叩石桌,洞口的第一道机关缓缓打开。
萧琰端起第二碗酒,朗声道:“龙宫洞内藏秘宝”,苏婉清对道:“一剑破开万重关”,萧琰使出“对影成三人”,剑招如疾风骤雨,洞口的第二道机关打开。
萧琰端起第三碗酒,朗声道:“幽冥阁里多邪祟”,阿苏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对道:“同心协力保姑苏”,萧琰使出“会须一饮三百杯”,剑势磅礴,洞口的第三道机关终于打开,露出了黑漆漆的洞口。
“我们进去吧!”萧琰手持火把,率先走进洞口,柳惊鸿、苏婉清和阿苏紧随其后。洞内阴森潮湿,墙壁上刻着壁画,画着古代将士饮酒练兵的场景,还有一些奇怪的符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