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九章 赵云与巨寇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九章 赵云与巨寇 (第1/2页)中平三年,秋分时节,此时的秋风已经带上了关中平原特有的凛冽。
一支自冀州而来的队伍正向着西南方向的高陵城行进。
这支队伍约百余人,为首之人,竟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星目剑眉,丰神俊朗,身披寻常皮甲,外罩半旧的白袍,胯下一匹白马,一路的风尘仆仆都未能掩其眉宇间的勃勃英气。
而此时的高陵城郡守府内,刘珩在接到一封信后,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色。
随后他亲自迎出城外,在官道旁等待。
当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出现在视野中时,刘珩迅速起身眺望。
队伍到近前,为首的俊朗少年看到刘珩后迅速翻身下马,抱拳行礼:“常山国赵云,率郡国义从,拜见刘府君!”
“子龙快快请起!”
刘珩狠狠的压住嘴角,尽量让自己看着平静一些,随后亲自上前扶起赵云:“常山俊杰,远道来投,乃我左冯翊之幸!一路辛苦,先入城歇息。”
而后刘珩把着赵云手臂进入城中时问道:“我曾闻冀州豪杰大多投奔于刺史王芬,子龙为何舍近而求远?”
赵云诚恳地说道:“而今天下不定,百姓有倒悬之危。我等皆认为当追随施仁政者,曾听人言:若天下郡守皆如左冯翊刘侯,何愁天下不太平?故来投府君!”
“此谬赞也!”
刘珩有些汗颜,这些话是从哪儿传出来的?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
……
刘珩并没有立刻给赵云显职,而是将他与一众义从编入徐晃所部,赵云则暂代屯将一职,参与清剿左冯翊境内残余的流寇盗匪。
对于刘珩的安排,赵云毫无怨言,只是认真地执行着每一次命令。
直到一个月后,一股盘踞山中时日已久的山贼,依仗地利将徐晃所部诱入狭窄山谷,并以滚木礌石堵死退路,居高临下放箭,形势危急。
就在徐晃欲不顾伤亡强行突围时,一声清越的叱咤响起:“公明将军莫慌!赵云来也!”
只见赵云率数十骑出现在谷口,赵云纵马冲向山贼头领,胯下马如离弦之箭,直奔那山贼头领,距离还有二十步时,赵云猛的掷出手中银枪!
“噗嗤!”
银枪精准地贯穿了那头领的身体,将其钉死在身后的树干上!势大力沉的一枪瞬间吓破了一众山贼的胆。
“好!”
徐晃看得热血沸腾,大吼一声:“儿郎们,援军来了,随我杀出去!”
他抡起贯石斧,当先向谷口冲杀。
赵云拔出银枪,与身后一众义从杀入敌群,随着枪影翻飞,群龙无首的山贼迅速溃败。
徐晃没了谷口箭矢滚木的压力,率领部下迅速杀出,随后便是攻守易形,徐晃与赵云在山中四处剿杀溃败的山贼。
此战之后,徐晃与赵云二人愈发惺惺相惜,情同莫逆。
而后赵云以其过人的武勇和沉稳的性情迅速在刘珩军中站稳脚跟。
中平三年九月十七,刘珩正式任命赵云为校尉,独掌刘珩麾下精锐骑兵,号“玄甲营”。
赵云则因其白马银枪,士卒皆敬称其为“白马校尉”。
中平三年冬月,寒风如刀子般刮过左冯翊北部的黄土塬。
一伙约仅有十余人的流寇直扑左冯翊北部的一处屯田村落,虽然人数不多却凶悍异常,为首的大汉尤其显眼:身高近九尺,膀大腰圆,黢黑的脸庞上环眼怒睁,一脸短须如同钢针,有些丑陋的面貌配上极其高大的身形,让人很难不注意到。
而后在村口,这支流寇遇到了徐晃亲率的一支三十余人的精悍巡边小队,惨烈的遭遇战瞬间爆发。
徐晃的部曲皆是百战老兵,凭借着甲胄傍身结阵而战,悍勇无比。然而那匪首更是凶悍,硬生生撞入军阵。
一名持盾悍卒试图阻挡,被匪首一戟横扫,随后狠狠撞在盾上,士卒连人带盾都被撞飞出去,另一名挺矛刺来的士卒,被匪首左手一把握住长矛,随后一脚便踹得那士卒倒地抱腹,哀嚎不已。
徐晃看得眼角直跳,怒吼一声:“贼子休要张狂!徐晃在此!”
随后他弃马步战,挥动贯石斧,迎向匪首。
“铛!铛!铛!铛!”
徐晃的斧法大开大阖,势大力沉,那匪首的短戟则是刚猛无比,招式简洁狠辣。
两人竟硬拼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但徐晃却越打越心惊,此人膂力之强实乃生平罕见,自己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
不过令他意外的是,这匪首虽然悍勇异常,冲杀在前,但是却似乎有意避开了村中哭嚎的老弱妇孺,其手下劫掠也多是抢夺粮食物资,并未在村中伤人。
混战中,匪首双戟翻飞,又连伤两名试图上前围攻他的悍卒,扭头看到自己手下几人不敌徐晃部下的悍卒,便猛地发出一声咆哮:“风紧!扯呼!”
徐晃心中瞬间闪过一个念头:此等猛士,沦为草寇着实可惜!若能收服……
“围住他!弓弩上弦!”
徐晃当机立断,格开匪首一戟后,抽身后退厉声下令,剩余官军迅速放弃追击其他流寇,长矛死死封住匪首退路,后排弓弩手张弓搭箭,箭簇齐齐对准了场中的大汉。
匪首环顾四周,同伙已趁乱四散奔逃,只余他一人被围。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双戟,又望了一眼村中那些惊恐窥探的妇孺,最终发出一声低沉长叹。
这叹息中,有不甘,有疲惫,或许还有一丝解脱。
徐晃见状,心中松了一口气,他走到匪首面前:“壮士如此武艺,奈何从贼?我观壮士抢粮却不杀人,并非十恶不赦之人?不如随我回高陵,我家侯爷求贤若渴,你或有一线生机。”
匪首问道:“你口中的侯爷,可是阳武侯刘府君?”
“正是!”
“好,某家随你去高陵!”
随后丢下手中双戟,任由兵士用粗大的绳索将他捆得结结实实。
……
“报——!主公,徐将军巡边归来,擒获一悍匪巨寇,已押入郡狱!”
亲兵的禀报声打断了刘珩与荀彧等人关于来年春耕的商议。
“哦?公明亲自擒获的?”
刘珩放下手中图册:“可知姓名来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