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崇祯的奋斗! > 第15章 在改革的关键时刻,鞑子来送人头了!

第15章 在改革的关键时刻,鞑子来送人头了!

第15章 在改革的关键时刻,鞑子来送人头了! (第1/2页)

烛火在顺天巡抚衙门的签押房里跳动,把崇祯的影子投在挂满地图的墙上。他捧着那只黄花梨木的“保温杯”,坐在一张朴实的榆木书案后面,脸上挂着笑,目光温和地扫过面前两位穿着素白官袍的勋贵。这场面,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哪位上官在跟下属拉家常。
  
  可朱由检心里跟明镜似的:眼前这两位,英国公张惟贤、成国公朱纯臣,哪是寻常人物?他们家祖上跟着太祖爷赶跑蒙古人,帮着成祖爷夺了天下,那是拿着丹书铁券、跟大明同休共戚的顶级勋贵!
  
  尤其是张惟贤,那是亲身参与拥立了他哥哥天启皇帝和他自己这两代皇帝的关键人物!更麻烦的是,侵占军田那些烂账,往上刨,多半能刨到“英宗睿皇帝”朱祁镇那会儿,甚至更早!都是他们那些早已入了土、得了美谥的祖宗们干下的“好事”。
  
  朱由检的祖宗们睁只眼闭只眼,积弊如山。现在轮到他坐在这位子上,他能怎么办?真去把那些棺材板撬开,把一堆骨头拖出来判个“侵占军田罪”?法不责众啊!九边十三镇,从上到下,谁家手底下完全干净?真要一锅端了,大明朝的兵马谁还给你卖命?
  
  可不整顿军田,边军永远吃不饱饭!那李自成和他手下闯营,里头多少就是活不下去的边军老卒……
  
  “二位国公,”崇祯又抿了口热茶,声音还是那么温和,“蓟镇、昌平、宣府、大同……这四镇的军田,旧额两千多万亩,如今实际还剩多少?十成里怕丢了三成还不止!这些地,总不能自己长腿跑了吧?”
  
  张惟贤花白的脑袋垂得更低,白袍下的肩膀微微塌着,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沉痛:“陛下明鉴!老臣……老臣治家无方,或许是有疏漏。只是府里那些产业,多是祖上留下来的,年头久了,账册也散乱……老臣回去,一定严查!若真有侵占军田的事,定当一分不少,全部退还给朝廷!”
  
  旁边的朱纯臣赶紧跟上,胖脸上堆满“羞愧”:“陛下!臣有罪!臣回去也查!往死里查!好好查!退!一定退!一亩田地都不留!臣愿立军令状!”他拍着胸脯,一副忠肝义胆的模样。
  
  崇祯脸上笑容没变,心里却冷笑。又是“严查”,又是“清退”,听着坚决,实则全是空话。谁去查?怎么退?查个三年五载,最后回一句“年代久远,查无实据”,或者象征性退点边角料,就想糊弄过去。
  
  他搞“议罪银”,是想绕过那臃肿低效、同样不干净的官僚体系,直接跟阉党贪官做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特赦”。可这招,对付这些根基深厚、握着京营兵权,连锦衣卫都渗透了的世袭勋贵,不好使。
  
  更麻烦的是,他们本人可能真没直接伸手,烂账是祖上欠下的,皇上的刀不好砍到他们头上。那些祖宗……不少都进太庙吃冷猪肉了!还能挖出来问罪?难啊……
  
  “呵呵,”崇祯放下保温杯,杯底碰着桌面发出轻响,打断了两人的“表忠心”,“二位国公言重了。朕不是要翻老祖宗的旧账。太祖爷、成祖爷那会儿,百废待兴,规矩上有些疏漏,也在所难免。”他话头一转,语气变得像街市上商量买卖:
  
  “朕的意思呢,过去的事,可以一笔勾销。占了的田,不必全退。退一半,怎么样?剩下那一半,朕今日就做主,赏给你们两家了!算是酬谢你们世代忠勤。”他顿了顿,眼光扫过两人,又抛出一个更诱人的条件,“或者,还有个法子。你们两家,若能按二百亩田养一个兵的标准,给朕出……嗯,英国公府出五百,成国公府出三百,这八百个能披甲、能拉弓、能上马杀敌的好汉,编进京营,人马器械粮饷由你们供着,但听朝廷调遣。要是能做到,那剩下的一半田,也不用退了,就当是朕特许你们替朝廷养兵了!怎么样?”
  
  这话说得客气极了,甚至带着“商量”的意思,好像真是体恤老臣。可张惟贤和朱纯臣心里雪亮:这哪是赏?分明是割肉!退一半田,是伤筋动骨;按田亩出精壮家丁,更是要命!那是各家安身立命、在乱世里保全家业的根子!交出去,还给皇帝?跟自断手脚没区别。至于说替朝廷养兵……钱粮自家出,兵归皇帝调,这亏本买卖谁做?
  
  张惟贤突然咳嗽起来,颤巍巍地再次伏地磕头:“陛下天恩,体恤老臣!但侵占军田,无论多少,都是大罪!老臣岂敢用陛下的恩德,来遮瞒家门过失?查清之后,必定全部退还,一分不留!至于练兵……老臣定当竭力报效,砸锅卖铁,也要为陛下练出精兵!只是这退田之事,关乎国法,老臣不敢因私废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