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幽州危矣
第53章 幽州危矣 (第1/2页)宁静的书房内。
阳光透过窗子,在案上洒下了一道道细小密集的格子光斑。
原本应该也洒在那幅画上。
可现在,那幅画已经被大辽的南京留守兼兵马都总管萧思温紧紧拿在手上。
小女孩也早已被他放了下来。
萧思温看了看自己的女儿萧燕燕,又看向手中那幅画:
“没有马鞍,会摔下来……”
画中是一名衣着华贵的契丹勇士,正骑着骏马狩猎。
张弓搭箭间,对准小丘上与他对视的雄鹿……
“狩猎、雄鹿、对视……”
“上下位,不应该是南北位……”
喃喃着,他又将目光牢牢锁在勇士胯下。
竟然真的没有马鞍!
“没有马鞍会摔下来……”
萧思温又回头看向他的女儿。
年仅六岁的萧燕燕点了点头:“没有马鞍很容易摔下来的,耶耶之前不是和我说过吗?”
“燕燕真聪明,耶耶都没想到这一点……”
萧思温冲着女儿笑了笑,但笑容似乎有些僵硬,目光也比刚开始更加复杂了。
此时,门外传来通报声。
“大人,紧急军报,紧急军报……”
萧思温皱了皱眉,对着萧燕燕挤出一抹笑容:“燕燕乖,耶耶有事,待会再陪你玩……”
说罢,便急匆匆地离开了书房。
议事大厅内早已站满了幽州大大小小的官员,个个面色凝重。
汉官辽臣自然而然地从站位上就区分开来。
议论声、争执声更是此起彼伏。
随着萧思温的出现,大厅内瞬间安静了下来,纷纷行礼。
萧思温却看也不看众人,径直走向主位落座。
不待他开口,已有人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大人,周军已经攻占了固安,大周皇帝甚至亲自督促士兵搭桥,看样子是铁了心要大举进攻幽州!”
在路上,萧思温已经从手下那里知道了军报内容。
“嗯,我已经知晓了!”
顿了顿,他阴沉着脸,扫了一眼众人:
“说说吧,你们都是什么看法……”
话音未落,当即有人站了出来:
“大人,大周此次来势汹汹,更是兵不血刃拿下了宁州、瀛洲、莫州。”
“益津关、瓦桥关的守将也几乎都是不战而降,此时攻打幽州正是他们势头正盛之际。”
“属下以为,我们应当避其锋芒,当坚守幽州,以待援军,陛下不是已经传旨说要亲临幽州督战吗?”
“我们只需要坚持到陛下亲率大军赶来,周军定然闻风而逃……”
此言瞬间引起了不少人的赞同。
但很快,又有人站出来反对道:“此言差矣!”
萧思温皱了皱眉,抬眼看去,正是自己的心腹官员。
只见那人恭敬地朝着萧思温行了行礼,道:
“幽州城坚,粮草也算充足,固守当然可以,但问题是我们能守到什么时候?”
“我们真的确定能坚守到援军来吗?”
“是,陛下的确已经下旨要来幽州督战,可大军行动总需要时日,谁知道援军什么时候才能赶来?”
“若是不能及时赶过来,那我们该当如何?”
“你们好好想想,大周皇帝难道不知道我们会有援军赶来吗?”
“可他为何要亲自在固安前线监督造桥,这不就说明周军此役摆明了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在援军赶来前,集中全力攻下幽州吗?”
“否则正常情况下,他们肯定会先攻取我幽州门户涿州,涿州可是重要的两道枢纽,只有占据涿州,才能和我们长期鏖战!”
“而且我幽州周军只是那么点,周军数量何止数倍于我们?”
萧思温捋了捋胡须,眼底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赞赏。
他只告诉了众人:陛下下旨要亲临幽州督战。
可他并没告诉众人:陛下是要等狩猎结束了才来。
所以他的那位心腹说得很对,谁知道陛下最后到底会不会来?
就算真的要来,谁知道又会是什么时候才来?
毕竟宁州失守前,他就已经向上面汇报了,可直到现在,宁州、瀛洲、莫州全都丢了,也没看到陛下的身影……
一念至此,他当即开口问道:“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那人再次行礼,在众人的注视下,正色道:“属下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退为进!”
闻言,众人纷纷愣了愣,疑惑地看向那人。
萧思温也好奇地问道:“如何以退为进?”
那人捋了捋须,缓缓道:“首先,我们不守肯定是不行,已经丢了宁、瀛、莫三州,幽州又是我大辽南京所在,若不战而退,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逃不过罪责。”
“但我们可以先私下准备着,等敌人攻打幽州时,我们象征性的防守一下,便及时撤退,以避其锋芒、保存实力。”
“待陛下的援军到了,我们再与援军一起反扑幽州!”
“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留下人手在幽州制造混乱,退走之前,将重要的物资能带的全都带走,就算带不走的也要全都毁掉!”
“城池也得事先做好破坏,以方便我军后续反扑……”
闻得此言,又有不少人表示支持。
萧思温虽然还是没有说话,更没有表态,但看向那人的目光中,已然充满了欣赏:
嗯,不愧是本官的心腹,句句说在本官心坎上了……
不料,一道粗犷的厉喝骂声突然响起:
“你们这些汉人就知道当缩头乌龟!”
“什么叫以退为进,我看就是你们怕死畏战罢了……”
众人闻言,都不由地议论了起来。
萧思温放眼看去,果然是耶律将军,此人本就是南院大王的亲戚,手握兵权。
这家伙平时就嚣张惯了,根本不将汉人放在眼里,就连自己这个当上级的,也多有不敬。
哼,谁还不是个皇亲国戚……
萧思温客气地问道:“耶律将军稍安勿躁,现在只是在商议,大家各抒己见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