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神话的落幕与“有教无类”见证
第191章:神话的落幕与“有教无类”见证 (第2/2页)他们是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是国宝级的院士。
赵小海看着面前那位亲自为他挂上奖牌、笑容温和的老院士,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
他想起了自己第一天踏入龙河大学时的情景。
那时的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拖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面对着这座未来之城,自卑得几乎要将头埋进地里。
他不敢看任何人的眼睛,觉得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格格不入。
而现在,他站在这里。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奖杯那沉甸甸的、冰凉的质感。
这重量,不仅仅是水晶,更是梦想、是认可,是曾经遥不可及的一切。
他的眼眶微微发热,却倔强地忍住了泪水,用尽全身力气,挺直了腰杆。
王浩的目光,则落在了另一位院士的身上。
那位院士,正是国家国防科技委员会的首席顾问。
他想起了自己在国防科技大赛上,面对着那些来自世界顶尖名校的强敌时,那种几乎令人窒息的压力。
也想起了自己为了【“南天门”计划】的一个小小技术瓶颈,在虚拟实验室里连续奋战七十二个小时的日日夜夜。
院士将奖杯交到他手中时,用力地握了握他的手,那双饱经沧桑的眼睛里,充满了期许。
“好好干,国家的未来,看你们的了。”
一句简单的话,却重逾千钧。
林晓灵接过属于【蜂后】团队的金色奖杯,神情依然淡然。
她想起了自己为了攻克那个世界级的群体智能算法难题时,在数据海洋中徜徉的无数个夜晚。
那份孤独,那份枯燥,那份旁人无法理解的执着,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手中奖杯的璀璨光芒。
这一幕,通过高清直播镜头,传遍了整个网络。
直播间的弹幕,在长久的静默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
只是这一次,弹幕的内容,变了。
不再是“卧槽,牛逼!”的惊叹。
不再是对于那些遥不可及的黑科技的膜拜。
弹幕,回归到了某种最本真、最温暖,也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我哭了,真的哭了,从第一天追到现在,真的看着他们一步步成长起来,太不容易了!”
“你们还记得赵小海刚入学时候的样子吗?那个怯生生的眼神,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再看看他现在!龙河大学,你到底是什么神仙学校!”
“王浩!从国防大赛开始就粉他了!有担当,有能力,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该有的偶像!”
“这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啊!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过去如何,在这里,你都有机会发光!”
“以前觉得龙河大学是神话,是传奇,遥远得不真实。但看到他们,我才明白,龙河大学最伟大的地方,不是那些黑科技,而是它能让所有奇迹都发生!它能让所有平凡人都不再平凡!”
无数从开学第一天起,就一路追着龙河大学直播的老粉丝们,亲眼见证了这群曾经黯淡无光的“璞玉”,是如何在这所神奇的大学里,被一点点地雕琢、打磨。
最终,他们绽放出了足以照亮整个时代的璀璨光芒。
这些发自肺腑的评论,像一股温暖的洪流,瞬间冲垮了人们心中因“科技代差”而产生的敬畏与距离感。
龙河大学的声望,从一个单纯的、令人敬畏的“科技神话”,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充满了人文关怀与理想主义光辉的、更高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