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游子的漂泊岁月 > 第二十九章 调动回乡,重新开始

第二十九章 调动回乡,重新开始

第二十九章 调动回乡,重新开始 (第2/2页)

肖兴跟着小叔叔的拖拉机来到老屋门口,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尘土和霉味扑面而来。屋里空荡荡的,只留下父母当年走时丢下的几件破旧家具:一张四条腿都有些松动的破桌子,一个柜门都掉了的旧柜子,还有一个裂了缝的破缸。破缸里还剩下半缸谷子,缸外用一根生锈的铁丝紧紧地箍着,大概是怕缸裂开谷子漏出来。看着眼前破败的景象,肖兴心里一阵发酸,可一想到马上就能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又很快打起了精神。
  
  小叔叔和肖兴一起,把拖拉机上的家具一件件卸下来,搬进老屋里。当大衣柜、缝纫机、大水缸和双人床都摆进屋里后,空荡荡的老屋终于显现出了一点儿生气。可炕上还是光秃秃的,连一片席子都没有,裸露的炕砖上积满了灰尘。肖兴找来一把扫帚,把炕砖仔仔细细地打扫干净,又去村外的田埂上割了一些干草,抱回来铺在炕上,然后把从梦粱镇带回来的席子铺在干草上,再铺上铺盖。就这样,一个简单却温馨的家,算是暂时收拾好了。
  
  肖兴站在屋里,环顾四周,心里百感交集。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他竟然又回到了原点。当年,他就是在这间老屋里出生,在这里度过了心酸却又难忘的童年——吃不饱饭的日子,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帮父母喂猪、割草。后来,他拼命读书,从村里的小学读到镇上的中学,再到区里的师范学校,一路苦苦求学,就是为了能走出这个小村子。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梦粱镇任教,在外一呆就是六年,本以为能在异乡站稳脚跟,可最终还是因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新生活的期盼,回到了这个出发的地方。世事弄人,实在无奈至极,可这份无奈里,又藏着几分踏实和安心。
  
  好在,村里还有几位当年的老邻居在世。西院的大叔大婶,看着肖兴长大,如今见他回来,特意端来一碗刚蒸好的红薯;坡下的庆大爷,头发已经花白,却还是像以前一样和蔼;还有老六叔、老孟哥、老象嫂,他们都纷纷来看望肖兴一家,送来一些自家种的蔬菜,说着贴心的话,让肖兴心里暖暖的。
  
  尤其是庆大爷,几乎每天都会来肖兴的院子里转一圈。他不怎么说话,就站在旁边,微笑着看着肖兴收拾院子、打扫屋子,偶尔还会伸手帮个忙,脸上满是享受的神情。多年后,每当肖兴回忆起那段日子,庆大爷站在院子里微笑的模样,还会清晰地在他脑海里闪现,久久难以忘怀。
  
  老屋朝南的方向有一个窗台,高度正好适合三岁的儿子——儿子站起来,双手刚好能平放在窗台上。肖兴特意从镇上的供销社买了一副儿童积木和一副牛角象棋,放在窗台上。这个窗台,瞬间就成了儿子的乐园。儿子每天都会站在窗台前,专注地搭积木、摆弄象棋子,有时候能玩上大半天,连裤子尿湿了都浑然不觉。看着儿子乖巧的模样,肖兴和飞云的心里满是欣慰,所有的辛苦和疲惫,仿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当时村里的人家,冬天取暖、平时做饭,都靠烧煤火。那时候,村里附近的小煤窑正搞得热火朝天,可教师的工资却依旧低微,买煤对于肖兴一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肖兴想起有个表弟在小煤窑工作,于是就托人联系表弟,想问问能不能以便宜点的价格买些煤。表弟很爽快,答应免费送他一车煤,让他自己找人去拉。
  
  拉煤的任务,肖兴交给了堂弟肖红。肖红当时在家没事做,肖兴想着让他帮忙拉煤,事后再给他一些辛苦费。可没想到,肖红把煤从煤窑拉出来后,在半路上把煤分成了两半,把较多的那一半掺了不少煤渣,拉回肖兴家卸了下来,而把另一半质量好的煤偷偷卖掉,把卖煤的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更过分的是,他还向肖兴要了二百元的煤价,说这是煤窑的成本价。
  
  肖兴当时虽然觉得煤的质量不太好,可也没多想,就把二百元给了肖红。直到多年后,肖兴和表弟聊天时,才偶然得知,当年那车煤,表弟一分钱都没要,就是特意送给肖兴的。“他怎么能要你二百元呢?”表弟的话,像一记重锤,让肖兴恍然大悟。他这才想起,以前在梦粱镇任教时,董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皮。”是啊,不经历一些事情,怎么能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呢?这件事,也让肖兴在往后的日子里,待人接物多了几分谨慎。
  
  不过,生活中也总有让人惊喜的巧合。肖兴到成功乡中心校报到时,意外地发现,担任中心校校长的,竟然是他上中学时的政治老师郝老师,如今已经成了郝校长;而在程王庄村小学担任负责人的,是他中学时的班主任贾老师,现在是贾校长。看到昔日的恩师,肖兴心里又惊又喜,眼眶都有些湿润了。世界多么小,事情多么巧啊!有昔日的恩师在,肖兴在新的岗位上工作,是否会顺利呢?且听下章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