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太子临朝!
第252章 太子临朝! (第2/2页)你还以为上呢?你只是太子啊……群臣心头震惊,不约而同地齐齐看向皇帝。
朱载坖恍若未觉,轻笑道:“众卿以为太子之言,然否?”
风向标十分明显,皇帝显然认同太子的观点,不过,却无人第一时间回应。
高拱微微变色,这一刻,他确定了,确定了皇帝是真不想干了,亦或说,想提前做太上皇了。
如此情况,高拱哪还能处之泰然,当即道:
“太子天资聪颖,然,却过于年幼,如此大事,当由皇上决断才是!”
李春芳不如高拱了解皇帝,可他却了解高拱,见此一幕,顿时也猜到了几分,不由也变了神色,忙出班附和道:
“高大学士言之有理,臣附议。”
朱载坖神色淡然,看向更多的臣子,朱翊钧也看向更多的臣子。
大殿之上,无人与父子二人对视,亦无一人出言反对。
能入奉天殿者,无一人是泛泛之辈,皇帝明显认同太子的观点,且二十万两的开支,也不算巨大,再者,上疏的是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张居正,反对纯属想不开……
此外,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皇帝,亦是政治生命的延伸,傻子才会去得罪。
万一因此让太子记恨上了,就算自己熬不到那时候,自己的儿孙却可能因此遭殃。
短暂的寂静之后,群臣选择套公式——
“皇上圣明,太子英明。”
朱载坖微笑颔首:“既如此,那就这么办吧,高爱卿。”
高拱抬头望向皇帝,神情复杂,似有千言万语要说。
朱载坖视而不见,道:“回去票拟,转送司礼监。”
您都同意了,还用得着如此麻烦吗?高拱暗暗苦笑,躬身道:“臣遵旨。”
接过站殿太监送还的奏疏,高拱心头苦楚,悄悄向李春芳递了个眼色——下朝别急着走,与我一起去乾清宫面圣。
都是人精,且搭档已久,李春芳自然读得懂,微微颔首,以作回应。
“哪位爱卿还有本奏?”
“臣有本奏!”兵部左侍郎出班,躬身道,“启禀皇上,水师总兵官戚继光,向朝廷索要军需,开花弹五千枚,实心弹一千枚,火药万斤,铅弹七百箱……以作军演所用。”
朱载坖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看向儿子,考问道:“戚继光的需求,合理否?”
朱翊钧恭声道:“回父皇,儿臣还未涉及军事,不敢轻易决断。”
“哎?朝堂就是议事的地方,既是议事,大可畅所欲言。”朱载坖十分宽和,轻笑道,“说的不对也没关系。”
“是。”朱翊钧匆匆思索了下,道,“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欲要将士战时大杀四方,便要保障将士得到充足的演练,今海上贸易如火如荼,世界万国云波诡谲,儿臣以为,无论是出于保护商船,还是出于捍卫疆域,兵事一道,都要在力所能及之内,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
朱载坖轻笑道:“这么说,你认可戚继光索要的军械数额了?”
朱翊钧犹豫了一下,恭声称是。
这一下,群臣坐不住了。
这太子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也批,那也批,朝廷哪有那么多钱?
张大学士还好,既是文官,又是为了文治,且花的钱也用到了实处,群臣并不怎么排斥。
可对戚继光索取,却是相当排斥。
且不说阵营不同,大明强盛至斯,谁敢对大明呲牙?
根本没必要如此浪费!
说好听点是演武,壮大水师战力,以备不时之需;说难听点儿,除了听个响,屁用没有……
朝廷财政艰难至斯,太子却一副‘地主家傻儿子’的姿态……群臣无法平静了。
户部尚书当即出班,道:“臣斗胆,太子殿下之言确有道理,然,却不适用时下的大明,今倭寇已然荡清,大明四海承平,如此花费用于演武,完全是铺张浪费!”
“臣附议!”工部尚书紧随其后,拱手道,“太子殿下,朝廷的一分一毫皆取之于民,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才是,有这个钱,不如用来修桥铺路……朝廷连修建铁路的经费都是……咳咳,恕臣斗胆,朝廷的钱不是这么用的。”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淡淡道:“爱卿之忠心,本宫深信不疑,爱卿之言,本宫就不敢苟同了。”
“愿闻殿下高见。”
“高见孤已然说了。”朱翊钧道,“军事一道,不可抠搜,富宋前者之鉴,我大明岂可重蹈覆辙?”
“呵呵,宋算什么,如何能跟我大明朝比?”
“不错,请殿下收回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