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剑起处 第三十四章 那人自月光中来,向心中去
第一卷 剑起处 第三十四章 那人自月光中来,向心中去 (第2/2页)“跟紧些,莫要走散。”凌昭寒回头对叶逍然说了一句,声音不自觉提高了些许,才能在这喧闹中被听清。
叶逍然点头,下意识地靠近了她一些。他能闻到她发间一丝极淡的、清冷的香气,与周遭浓烈的烟火气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合在一起。
凌昭寒似乎对夜市颇为熟悉,引着他在人流中穿行。
她在一个卖“旋炙猪皮肉”的摊子前停下,那肉片在铁架上烤得滋滋冒油,香气极为霸道。“尝尝?”她看向叶逍然,眼中带着些许探询。叶逍然还未回答,她已对摊主道:“来两份。”热腾腾、焦香四溢的肉块用油纸包着递过来,凌昭寒自然地递了一份给叶逍然。
他接过,咬了一口,外焦里嫩,咸香适口,是他在边关从未尝过的美味。
又行至一处卖“滴酥”的小推车前,那用牛奶混着蜂蜜熬制、冷却后如琥珀般的小食,甜腻得粘唇。
凌昭寒买了一份,自己掰了一块尝了一口,便很自然地将剩下的递给叶逍然:“太甜,你吃吧。”
叶逍然看着她递过来的滴酥,又看看她平静无波的侧脸,默默接过。那甜味在他口中化开,一直蔓延到心底某个角落。
他们还看了胡人的幻术表演,围观了胸口碎大石的杂耍,聆听了路边盲翁咿咿呀呀的唱曲。
凌昭寒甚至在一个卖女子首饰的摊铺前驻足片刻,拿起一支雕成梅花形状的木簪看了看,又轻轻放下。
叶逍然跟在她身边,最初的那点不自在渐渐被这鲜活滚烫的市井气息融化。
他看着平日里清冷如雪的凌昭寒,此刻眸中被灯火映出暖光,偶尔会因为看到新奇玩意而流露出细微的好奇,也会因为辛辣的小吃而微微蹙眉,显得……异常生动。
行至一处相对安静的桥边,远处喧嚣稍减,河面上漂着几盏祈愿的荷花灯,光华点点。
两人倚着石栏稍作休息。“与边关很不同,是吗?”凌昭寒望着河面,忽然开口。
“嗯。”叶逍然点头,“平安集……从无这般景象。”那里入夜便是一片死寂,唯有饥寒与恐惧。
“陛下与朝中诸公,欲与狄人谈判,求的便是这万家灯火能长明不熄。”凌昭寒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分量,“纵然……代价沉重。”
叶逍然沉默着,握紧了石栏。他知道她指的是什么。
那些牺牲,包括他未能保护的,和未来可能因妥协而付出的。
“但值得。”凌昭寒转过头,目光清亮地看着他,“活着,看到这些,感受这些,便值得为之而战。”
叶逍然心中一震,对上她的目光。在这一刻,那些圣贤书中关于“仁”、“义”、“守护”的抽象字句,仿佛忽然有了具体而温暖的形状。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骚动和女子的惊呼声!
两人同时转头望去,只见几个泼皮模样的男子正围着一个卖绣品的少女推搡调笑,摊子被掀翻,精致的绣品散落一地。
叶逍然脸色瞬间沉下,下意识地便要上前。
一只微凉的手却轻轻按住了他的手腕。凌昭寒对他微微摇头,目光却冷冽地扫向那几个泼皮。
她并未动作,只稍稍释放出一丝筑基修士的灵压。
那几名泼皮顿时如坠冰窟,浑身一僵,骇然望向这边,感受到那绝非他们能招惹的气息,顿时吓得脸色发白,屁滚尿流地挤开人群跑了。
凌昭寒这才收回手,走到那吓得瑟瑟发抖的少女面前,蹲下身,帮她将散落的绣品一一拾起,放入一枚银锭,温声道:“早些回家吧。”
少女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后匆匆离去。凌昭寒站起身,回头看向叶逍然,淡淡道:“京城有京城的规矩,有时无需拔剑。”
叶逍然看着她,心中波澜起伏。她方才那一刻的冰冷威严,与此刻的平静温和,以及夜市中那份难得的生动,交织成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凌昭寒。
回府的路上,两人都沉默了许多。喧嚣渐远,唯有清冷的月光洒在青石路上。
行至凌府门外,即将分别时,凌昭寒忽然停下脚步,没有看叶逍然,只是望着门楣上高悬的“凌府”匾额,轻声道:“今日……多谢你陪我。”夜色深沉,掩去了她颊边一丝极淡的红晕。
“是我之幸。”叶逍然低声回道。
凌昭寒微微颔首,快步走入府中,身影消失在影壁之后。
她从月光中走去,去往曾经贫苦少年的心里
叶逍然独自站在门外,望着那紧闭的朱红大门,怀中仿佛还残留着那滴酥的甜香,手腕处似乎还萦绕着那片刻微凉的触感。他抬头望向夜空,一轮明月高悬,清辉万里。
京城,夜市,凌昭寒……这一切于他而言,曾遥远得像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而今夜,他真切地走了进去。
同时,他不知道的是,最开始在凌府大门处。
在这农历九月的夜,月依旧的园。
少女开心地看着救命恩人踏着月光向他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