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剑起处 第四十三章 哭泣
第一卷 剑起处 第四十三章 哭泣 (第1/2页)回到凌府的凌昭寒,仿佛将所有的情绪都冰封了起来。
她依旧会去涵墨楼,依旧会去校场,但周身的气息却比以往更加清冷疏离,如同覆上了一层永不融化的寒霜。
她的话变得更少,常常对着书卷或剑招出神,那双总是清澈锐利的眸子里,蒙上了一层难以化开的郁结与倦怠。
叶逍然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变化。
他依旧每日前去请教学问,演练剑招。凌昭寒也会指点,却总是蹙着眉头,解答时言简意赅,甚至偶尔会走神,需要叶逍然重复问题。
她的心思,显然早已飞到了别处。
校场练剑时,她的剑风也失了往日的灵动精准,多了几分沉滞与烦躁,有时甚至会因用力过猛而使得招式变形。
叶逍然默默看着,心中那郁闷的情感越来越强烈。
这日午后,涵墨楼内格外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
叶逍然刚请教完一个关于《孟子》“不动心”的释义,凌昭寒解答完后,便又望着窗外一株枯梅发怔,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书页,将那页角都捻得起了毛边。
叶逍然放下书卷,看着她紧蹙的眉心和眼底那抹挥之不去的阴霾,犹豫了许久,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声音放得极轻,小心翼翼地开口:
“小姐……可是在为何事烦忧?”
凌昭寒仿佛被从遥远的思绪中惊醒,睫羽微颤,收回目光,看了他一眼,却没有回答,只是摇了摇头,重新拿起另一卷书,意图掩饰。
叶逍然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就此打住。他沉默了片刻,想起自己这些时日的挣扎与领悟,低声道:“我近日读书,看到一句话,‘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晚辈愚钝,觉得……若是一件事,明知是错的,会让己心煎熬,违背本心,那……或许不做,才是对的。即便一时艰难,也好过日后长久悔恨。”
他这番话,说得有些磕绊,却是他这些时日读书练剑、与心魔抗争的最真实感悟。
他知道这一切都和那个柳慕云所谓的联姻有关,但是他心里还是抱有一丝侥幸,希望一切都只是谣言。
凌昭寒翻动书页的手指猛地顿住。
她缓缓抬起头,看向叶逍然。眼前的少年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未经世故却直指本心的纯粹。
他的话,像是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她强撑已久的坚硬外壳,露出了里面柔软而鲜血淋漓的伤口。
“不做……才是对的?”她喃喃重复着这句话,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极其苦涩、甚至带着几分惨然的弧度,“谈何容易……”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那层冰冷的伪装终于开始出现裂痕。
“这世间,哪有那么多随心所欲?尤其是……在我这样的位置。”她低下头,看着自己因常年握剑而带着薄茧的手指,“陛下……陛下他需要天心门的支持。北境……需要稳定。凌家……更不能抗旨不遵。”
她越说,声音越低,越沉,充满了无力感。
叶逍然的心慢慢沉了下去。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依旧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抑。
天心门……果然是那柳慕云!
果然是联姻!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他忍不住追问,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
“办法?”凌昭寒猛地抬起头,眼中积压了太久的委屈、愤怒、不甘和绝望,在这一刻如同决堤的洪水,轰然爆发!
“我能有什么办法?!那是圣旨!是陛下的意思!我难道能带着凌家上下抗旨造反吗?!我难道能眼睁睁看着北境因我而再起战火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