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杀局
第十五章 杀局 (第1/2页)听到李副官关于“灭世级灾厄可能性排除”的解释,执法者总部大厅内紧绷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不少人悄悄松开了紧握武器的手,原本煞白的脸色也渐渐恢复了血色,连呼吸都变得平稳了些——毕竟“灭世级”的阴影太过恐怖,一旦与它挂钩,连身经百战的执法者都会心生畏惧,如今确认只是虚惊一场,自然卸下了心头重负。
“所以,我们现在要面对的,应该只是一只特殊类型的‘灾厄’?”一位年轻的执法者忍不住开口确认,语气里带着几分庆幸,又有几分对“未知”的谨慎。特殊灾厄虽棘手,却远没有灭世级那般绝望,至少他们还有应对的余地。
黄景瑜点头,指尖在操作台上轻轻敲击,调出技术部刚刚传来的指针残骸分析报告:“目前来看,只有这种解释最合理。技术部在残骸中检测到的陌生源能波动,既不属于已知的任何灾厄类型,也没有灭世级灾厄特有的‘空间撕裂’痕迹,更像是某种能干扰探测信号的特殊能量场。”
“可是灾厄指针坏了,我们该怎么对这只特殊灾厄进行评级?”又一个问题被抛出。灾厄评级直接关系到后续的作战计划——低阶灾厄只需小队出动,高危灾厄则需要精英队支援,若是遇到超高危灾厄,甚至要请求灯塔调派王牌战力。没有指针的探测数据,仅凭模糊的能量波动,根本无法判断这只灾厄的威胁程度。
“无法评级。”负责情报分析的韩蒙摇头,语气严肃,“没有探测数据支撑,任何评级都是盲目的猜测,反而会误导作战。除非它再次现身,我们通过实战接触,观察它的攻击方式、防御能力和能量强度,才能初步判断等级。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纠结评级,而是动用全部人手,对三区进行地毯式搜索,务必在它主动伤人、扩大危害之前,把它找出来。”
“地毯式搜索么……”一位小队队长皱起眉头,面露难色,“可我们的人手不一定够啊。三区面积不小,光是寒霜街、西区公园这些重点区域,每个地方至少需要两队人驻守;再加上要封锁各个出入口、排查居民区的异常情况,现有的人手分摊下去,每个小组的压力都会很大,很容易出现搜索漏洞。”
他的话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最近各地灾厄复苏频繁,不少执法者小队被调往其他区域支援,三区本身的人手就处于紧缺状态,如今要进行全面搜索,确实有些捉襟见肘。黄景瑜沉默片刻,拿起加密电话:“我向总部申请支援,调派邻近区域的预备役小队过来,务必确保搜索无死角。”
……
而此刻,躲在自家楼道拐角处的宁川,将执法者通过扩音喇叭传递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口袋里的银色徽章,心里翻起了惊涛骇浪。
之前在王医生的咨询室里,王医生曾详细讲解过“界外交汇”与“灾厄诞生”的关联——灾厄往往伴随着界外交汇出现,是界外能量与现实物质融合后的产物。而他自己,恰好是在昨晚经历了记忆断片,对界外交汇可能发生的时间段毫无印象;再结合今早灾厄指针的自毁、特殊灾厄的出现,以及自己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神明印记,种种线索如同散落的拼图,在他脑海里逐渐拼凑出一个令他心惊的猜想:
执法者们苦苦寻找的“特殊灾厄”,会不会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怪物?而他丢失的记忆,会不会就与界外交汇有关?甚至……这些执法者想找的“东西”,很可能就是自己脑子里那些神明的神格?毕竟神格属于神明的力量,与界外能量截然不同,会干扰灾厄指针的探测、触发特殊波动,似乎也说得通。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藤蔓般在他心里疯狂生长。他想起之前天使神出现时的金色光芒,想起孙悟空残留的神格气息,又想起表演值的涨跌与灾厄事件的关联——如果神格真的被执法者当成“特殊灾厄”,那他岂不是成了整个三区的“搜捕目标”?
更让他焦虑的是,刚才执法者的播报里明确提到“二区和三区都已全面封锁,任何人不得进出”。
意识沉入黑暗的瞬间,宁川只觉得耳边传来一阵古老的风铃声,再睁眼时,已置身于一座布满岁月痕迹的古老舞台之中。舞台的木质地板早已褪色,缝隙里嵌着干枯的草屑,四周的立柱上雕刻着模糊的云纹,部分木纹因风化而开裂,露出里面深褐色的木质肌理。舞台上方悬挂着残破的红色幕布,边缘磨损得如同流苏,偶尔有细碎的布片随风飘落,落在积着薄尘的石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