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劝朕上路?朕先送汝等上路!
第2章 劝朕上路?朕先送汝等上路! (第2/2页)李世民心头了然。
原来这名将军,便是北却匈奴八百里、始建河套地的秦将蒙恬!
赵受小小的双眼中却是喷涌出大大的问号。
公子您说这些是要做甚?
而且这些话无论如何都不该是我们有资格听的吧!
就在赵受纠结于是要假装听不见还是出言劝谏之际,李世民终于踱至两名侍郎身侧。
“仓朗朗~~~”
金光一闪、铜剑出鞘!
李世民手握佩剑稳准狠的刺向身侧侍郎,锋锐的剑尖直接洞穿了他的脖颈!
蒙恬浑身汗毛乍立,下意识拔剑出鞘,却犹豫着不知是否应该上前。
赵受瞳孔一凝,抽身暴退同时嘶声高呼:“速来……”
但赵受才刚吐出一个字,李世民便已右腿肌肉猛然发力,催动身体冲向赵受,同时手中剑直指赵受心脏。
一剑,穿心!
双手不自觉的握住剑刃,赵受无法理解又不敢置信的看着李世民,竭力发问:“为、为什么?”
李世民缓缓拔出佩剑,冷声道:“送二位上路!”
两剑!
两命!
甩掉剑身上的血迹,李世民平举佩剑于眼前,目光细细看着‘自己’的手臂和佩剑,略有些失望:“此剑,不利!”
这具身体不缺力劲,想来也是经常熬力练剑之人,但却欠缺真正的沙场历练也并未真正用心去磨练厮杀术,而是浮于表面、耽于招式,以至于筋脉血肉有些死板僵硬。
若非李世民本就做好了万全准备,恐怕难以如此干脆利索的速杀二人。
李世民细细感受着这具身体,蒙恬的双眼却已瞪的溜圆。
持剑在手、剑尖指地,蒙恬肃声发问:“长公子究竟意欲何为?!”
李世民横剑于前,看向蒙恬道:“孤已明言。”
“清君侧!”
“除逆贼!”
蒙恬手指赵受的尸首,声音难掩怒气:“长公子以为赵侍郎为佞臣乎?”
“即便长公子以为赵侍郎为佞臣,亦当先上禀陛下,请陛下决断,而不是擅杀之!”
说完,蒙恬自己先愣了一下。
站在他面前的,可是那个宁可承受陛下盛怒,也要为四百六十余名方士求情的至仁君子长公子扶苏啊!
明明是公子扶苏屡屡劝谏旁人少造杀孽,结果现在怎么变成本将劝谏公子扶苏少造杀孽了?
简直离谱!
李世民诚恳的看向蒙恬道:“孤很清楚陛下为何令孤为监军。”
“孤名为监军,实为陛下之奥援,以便于局势不利之际随时领兵还朝为陛下臂膀。”
“而今,此二人却假借陛下之诏令孤自刎!”
“就算孤于陛下盛怒之际劝谏陛下以至于陛下动怒,孤依旧是陛下之子,将军以为父会令子自刎乎?”
“可见此二人所传之诏必是矫诏!”
“此二人令孤自刎是假,断陛下臂膀是真!”
“此二人自是大奸大恶之逆贼,当杀!”
蒙恬双眼瞪的更圆了几分,声音无比复杂的说:“本将亦以为陛下必不会令长公子自刎。”
“若陛下下诏令长公子自刎,则此诏当是伪诏!”
李世民面露笑意。
在李世民看过的史书中,蒙恬便对赐死扶苏的诏书表达了质疑,更是劝说扶苏暂缓自刎,与蒙恬一并请求复诉。
而如今,蒙恬果然对此诏的真实性表达了质疑,只要蒙恬质疑此诏,这名北伐悍将便可为朕之臂助。
史家不误朕!
李世民当即就要顺势招揽蒙恬,但蒙恬的剑尖却上移至李世民的腹部,看向李世民的目光更多了几分无法理解:“然!”
“陛下诏非是令长公子自刎,而是令长公子回返咸阳!”
“长公子终究是陛下之子,纵是陛下动怒也不会不思念长公子、不愿与长公子团聚。”
“请恕本将少智。”
“本将实在看不出此诏怎会是伪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