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第八章立规风波
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第八章立规风波 (第1/2页)回到家中,草草应付过父母的关切询问,简单洗漱后便倒在床榻上沉沉睡去。
明日还有诸多事务等着他处置,此刻最要紧的是养精蓄锐。
而此时胡金宝的宅院里,却是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快班衙役几乎悉数到齐,就连壮班也有数人不请自来。
若林峰在此,定会惊讶地发现,连王五这厮也赫然在列。
这群人大多出身市井,不是游手好闲的泼皮,就是欺软怕硬的无赖。此刻聚在一处,自然是为了商议如何对付新上任的壮班都头。
“要我说,就该给那林峰点颜色瞧瞧!”王五拍案而起,满脸怨毒,“真当攀上陈师爷的高枝,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他这些日子回了趟乡下,本以为回来时能看到林峰被雷豹打断手脚、革除差事的惨状。谁知不仅风平浪静,这昔日被他背叛的兄弟反倒青云直上,成了壮班的都头。
往日林峰对他的接济之恩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此刻满心只想着如何将对方拉下马来。
有些人就是这样,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见不得曾经不如自己的人飞黄腾达。
一个叫张东的快班迟疑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他毕竟是正经补的都头,又有师爷撑腰......”
胡金宝眯着三角眼,目光在王五和张东之间来回扫视。
他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出众人虽聚在此处,却各怀心思。
当下他冷笑一声,拍案道:“怎么?在这安寨县的地界上,咱们还能让个毛头小子给压住了?他林峰算什么东西!”
胡金宝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阴恻恻地继续道:“至于陈师爷,不过是个外乡来的幕僚。虽说背后是县尊,可这县里上上下下,哪件差事不是靠咱们弟兄们跑腿办事?”
他明面上不敢与陈师爷正面冲突,暗地里却自有倚仗。
明清两朝为加强中央集权,严格实行官员异地任职与避籍制度。知县须由外省人担任,不得于原籍、姻亲所在地甚至曾经商之处为官。此举虽有效遏制了地方势力坐大,却也酿成“流官”之困。
这些外来的知县到任时,往往对当地风土人情、方言脉络、豪强大户乃至钱粮刑名的渊源一无所知,形同“盲聋”。一切政务皆须仰赖熟悉本地情形的胥吏方能推行。
加之知县任期普遍只有三至五年。如此短的时间内,既要摸清地方,又要组建班底,还要做出政绩,难度极大。钱粮税收与刑名狱讼乃知县的核心考绩,一旦未完或积压,轻则影响升迁,重则招致罪责。
因此,为快速达成目标,知县往往不得不倚重现有胥吏系统,即便明知其中弊病丛生,也无力在任期内整肃。
一个外来的知县若想触动他们,极易陷入孤立无援,甚至反遭构陷。连知县尚且如此,更何况区区一个幕僚师爷?
屋内烛火摇曳,映得胡金宝那张胖脸阴晴不定。
他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故作沉吟:“不过嘛……师爷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话音未落,却突然将茶盏重重一放,“可若就这么算了,岂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骑到咱们头上撒野了?”
王五立刻跳起来附和:“班头说的是!您就发句话,弟兄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胡金宝见火候已到,阴笑着压低声音:“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张东,去告诉各大户,断了壮班的常例银!看他们拿什么养人!
次日,天刚破晓,林峰便起身洗漱,辞别双亲来到衙门。
林峰在衙门处理完晨间公务,便带着几名亲信出了门。他昨日已吩咐赵小乙等人,将城内各大赌坊的档头、青楼暗娼的老板都邀至醉仙楼一叙。
刚迈出衙门大门,迎面就撞见了王五。
他特意避开了清晨点卯,本想着躲过与林峰照面的难堪,谁知偏偏在衙门口撞个正着。他下意识想扭头避开,却已被林峰一眼瞥见。
“王五兄弟,”林峰声音平稳,甚至带着几分旧日熟稔,“今早点卯怎未见到你?身子可还爽利?”
王五脸上青红交错,他心中自觉难堪,所幸撕破脸道:“劳林都头挂心,不过是一时起晚,不比都头您,如今步步高升!”
他语带讥讽,眼神却不敢直视林峰,只硬邦邦别过脸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