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笛声里的微光
65笛声里的微光 (第1/2页)东宫的烛火摇曳,将风澈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放下空碗,指尖还残留着莲子羹的暖意,目光又落回那枚莲花玉佩上。风染霜坐在一旁,正细细擦拭着慕容冷越的佩剑,剑身映出烛光,泛着冷冽的光。
“娘亲,表妹一家会不会还活着?”风澈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他总不愿相信,那样一枚承载着亲情的玉佩,会成为最后的告别。
风染霜擦拭剑身的手顿了顿,抬眸看向风澈,眼神柔和却也带着沉重:“但愿吧。你表妹性子坚韧,当年嫁去江南时,就常说要护着家人。或许……他们只是暂时躲了起来,等风头过了,就会出现。”话虽如此,她眼底的忧虑却藏不住——三个月杳无音讯,连玉佩都带着血迹,处境恐怕不容乐观。
风澈没再追问,只是将玉佩轻轻放回木盒。他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关于江南风土的画册,翻开那一页画着桃花的插图。画上的桃花开得绚烂,像极了阿雅说要种的那棵桃树。他忽然想起阿雅说“等明年春天请你来看桃花”,心里又暖又酸。不知道江南的桃树,如今是否已经抽出新芽?
“对了澈儿,”风染霜忽然想起什么,“明日太傅要带你去国子监听课,据说会有其他世家的子弟一起,你可得好好准备,别失了分寸。”
风澈回过神,点点头:“我知道了娘亲,我会好好听讲的。”他虽更惦记京城里的暗流,但也明白,读书学理是变强的第一步——就像父皇说的,只有先懂道理、明是非,将来才能更好地守护家国。
第二天一早,风澈换上一身浅蓝色锦袍,跟着太傅往国子监去。国子监坐落在京城东侧,红墙绿瓦,门口立着两座石狮子,透着庄重肃穆。刚进大门,就看到不少穿着各式锦袍的少年郎,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话,见到风澈,都纷纷上前行礼。
“小公子安好。”
“久闻小公子去过草原和江南,不知可否给我们讲讲外面的趣事?”
风澈笑着回礼,一一应答。李承明也在其中,见到他,立刻挤过来,压低声音说:“风澈,我爹昨晚说,官府在城西的废弃粮仓里,发现了那伙人的踪迹,不过还是让他们跑了,只留下了一个刻着莲花的木牌。”
风澈心里一紧,又听到“莲花”二字,看来这伙人确实在四处留下标记,像是在刻意挑衅。他刚想追问,太傅便走了过来,笑着说:“好了,时辰不早了,该进讲堂了。”
讲堂里摆放着数十张案几,风澈和李承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没过多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夫子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卷《史记》,开始讲解“文景之治”的典故。老夫子讲得绘声绘色,从休养生息的政策,到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听得风澈渐渐入了神。
他忽然想起在江南看到的重建后的村落,百姓们在田里耕种,孩子们在巷子里嬉闹,那不就是老夫子口中“安居乐业”的模样吗?而京城里的这伙人,却想破坏这份安宁,实在可恶。
课间休息时,李承明拉着风澈到院子里透气。国子监的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风澈,你说那伙人找莲花玉佩,到底是为了什么?”李承明挠着头,一脸疑惑,“难道那玉佩里藏着什么秘密?”
风澈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但肯定不简单。我娘亲说,那是她母家的传家宝,或许和家族的旧事有关。”他没敢把表妹失踪的事告诉李承明,怕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两人正说着,忽然看到一个穿着灰色布衣的少年,独自站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一本书,却没有翻看,只是望着远处的宫墙,眼神有些落寞。那少年风澈有些印象,好像是吏部尚书家的小儿子,名叫苏墨,听说自幼体弱,很少出门。
“你看苏墨,”李承明悄悄指了指那个少年,“他好像总是一个人,不爱和我们说话。”
风澈看着苏墨,忽然想起在草原上第一次见到***时的情景——那时***也是独自放着羊,眼神里却满是活力。而苏墨的眼神,却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他犹豫了一下,走上前,笑着说:“苏墨,你也在看风景吗?”
苏墨回过头,看到风澈,愣了一下,随即轻轻点头:“嗯,只是觉得这里的槐树,比家里的好看。”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我叫风澈,你可以叫我澈儿。”风澈主动伸出手,“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苏墨看着风澈伸出的手,犹豫了片刻,轻轻握了上去。他的手很凉,比风澈的手小一圈:“我叫苏墨。谢谢你,风澈。”
从那天起,风澈每次去国子监,都会和苏墨一起听课、聊天。他渐渐知道,苏墨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忙于政务,很少陪他,所以他总是一个人,性格也变得有些内向。风澈便常常给苏墨讲草原的辽阔、江南的温柔,讲***的爽朗、阿雅的可爱,听得苏墨眼睛发亮。
“我也想去草原看看,”苏墨轻声说,“想看看能让风澈你念念不忘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
风澈笑着说:“等京城里的事情平息了,我带你一起去!我们还可以去江南,看阿雅种的桃树,听阿泽吹笛子。”
苏墨用力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风澈看着他的笑容,心里忽然觉得,原来守护不仅仅是对抗黑暗,也是给身边的人带去温暖和希望——就像苏墨,他只是需要一个朋友,需要有人陪他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这天从国子监回来,风澈刚走进东宫,就看到侍卫长匆匆走来,神色比往常更凝重:“小公子,陛下让您立刻去御书房。”
风澈心里一紧,连忙跟着侍卫长往御书房去。一路上,他看到宫里的侍卫们都神色严肃,往来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他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御书房里,慕容冷越正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几位大臣围在一旁,脸色也都不好看。看到风澈进来,慕容冷越招手让他过去:“澈儿,你来得正好。刚刚收到消息,北方的那个部落,已经开始在边境集结兵力,似乎有入侵的迹象。”
风澈的心猛地一沉:“就是和那伙人勾结的那个部落吗?”
慕容冷越点点头:“没错。他们应该是想趁着京城里局势不稳,趁机进攻边境。我们必须立刻调兵遣将,守住边境。”
一位大臣上前一步,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可是京城里的这伙人还没清除干净,如果我们调走兵力,他们会不会趁机在京城里作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