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青铜花开,执子之手 > 第17章 正午广场的呐喊

第17章 正午广场的呐喊

第17章 正午广场的呐喊 (第1/2页)

正午的日头像块烧红的铜饼,狠狠砸在镜泊湖村的中心广场上。土黄色的地面被晒得发烫,踩上去能感觉到热气顺着鞋底往上钻,连空气都带着股焦燥的味道,吹过脸颊时竟像是掠过暖炉的风。
  
  可广场上却挤满了人。全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来了,老人拄着木杖坐在广场边缘的老槐树下,小孩光着脚丫在人群缝隙里钻来钻去,更多的青壮年则扛着锄头、握着镰刀,衣摆上还沾着晨露打湿的泥土——他们刚从田埂上赶回来,裤脚边还缠着没来得及清理的草屑。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广场中央那座临时搭建的高台。
  
  高台是用十几根粗壮的原木搭成的,上面铺着厚厚的松木板,边缘还缠着几圈晒干的藤条。武丁就站在高台中央,墨色的兽皮披风搭在肩头,风一吹便猎猎作响,露出腰间别着的青铜战刀——刀鞘上刻着的兽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那是他斩杀幽冥血蟒时留下的战利品。他身姿挺拔如松,下颌线绷得紧实,目光扫过台下时,竟让喧闹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安静了几分。
  
  “乡亲们!”
  
  武丁突然抬手,双拳高举过头顶,声音像撞钟般响彻全场,连树梢上聒噪的蝉鸣都被压了下去。他的声音里带着股刚劲的力量,顺着热风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我武丁,曾在黑风谷斩过幽冥血蟒,也曾在毒瘴林灭了九幽噬魂万毒吞天巨魔花!但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来跟你们说这些过往的!”
  
  他顿了顿,目光掠过台下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脸——有看着他长大的长辈,有一起上山打猎的兄弟,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这些人,都是镜泊湖村的根,可他们的脸上,总带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疲惫。
  
  “我是要带你们,走向不一样的未来!”
  
  最后几个字落下时,广场上彻底静了。连最调皮的孩子都停住了脚步,仰着小脸看向高台上的人。老人们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微光,青壮年们握着农具的手紧了紧,空气中那股焦燥的热气,似乎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寂静冲淡了些。
  
  武丁缓缓放下手,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也放低了些,却更显恳切:“大家不妨想一想,你们活了大半辈子,可有人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平日里打招呼,是不是只能喊‘喂’‘那个谁’?家里的娃,是不是不是叫阿猫,就是叫阿狗?”
  
  这话像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面。人群里开始骚动起来,有人低下头小声嘀咕,有人皱着眉挠了挠头,还有人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人——他们活了一辈子,还真没想过“名字”能变成纸上的符号。
  
  “武丁!说这些有啥用!”
  
  一个粗哑的声音突然从人群前排炸开。村民己扛着锄头挤了出来,锄头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他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语气里满是不耐烦:“后山的杨树苗还等着栽种,误了这几天的好时节,今年冬天就没柴烧了!你要是没啥正经事,我们还得下地呢!”
  
  他这话像是点了引线,周围几个扛着农具的村民立刻附和起来。锄头碰撞的“哐当”声、铲子摩擦地面的“沙沙”声,混着人们的抱怨声,瞬间把广场的安静搅碎了。有人已经开始往后退,脚步匆匆地想往村外的田埂赶——对他们来说,地里的庄稼,比“名字怎么写”重要多了。
  
  武丁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提高音量,试图盖过台下的嘈杂:“大家听我说完!学会文字和数字,不是没用的事!它能帮我们更好地规划农事——比如记下哪天播的种,哪块地的收成好,明年就能少走弯路!”
  
  “哼,我们祖祖辈辈靠结绳记事,看日头辨时节,不也没饿死?”人群里传来一声不屑的撇嘴,村民庚抱着胳膊站在那儿,脸上满是不以为然,“费那劲学那些弯弯绕绕的符号,还不如多刨两垄地,多收两把粮食实在!”
  
  说着,他转身就要走,身后跟着好几个扛着农具的村民,脚步已经踏出了人群。
  
  武丁的心猛地一紧,他顾不上高台的高度,直接纵身跳了下去,稳稳地落在村民庚面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额头上的青筋因为急切而微微凸起,他盯着眼前的人,声音里带着恳求:“再等一刻钟!就一刻钟!如果听完我说的,你们觉得没道理,我绝不拦着你们下地!”
  
  村民庚的脚步顿住了,他看着武丁眼里的急切,又看了看周围停下脚步的村民,皱着眉没说话——武丁毕竟是村里的英雄,前些日子还帮着村民赶走了下山的狼群,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武丁松了口气,快步跑回高台上,弯腰从台下捡起一根烧焦的木棍,又走到高台边缘的石块旁,重重地敲击了一下石块。“咚”的一声闷响,让台下的骚动又安静了几分。
  
  他握着木棍,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沉痛:“大家看看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山洞阴暗潮湿,一到下雨天就漏水,夜里还得提防毒蛇猛兽钻进来。去年冬天,王阿伯一家五口,就是因为山洞顶部的泥土冻松了,塌了下来,一家老小都被埋在了里面……”
  
  他的声音越来越轻,却像针一样扎在每个人心上。人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啜泣声,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用袖子擦了擦眼睛——王阿伯家的小孙女,还曾跟她的孩子一起在村口的小溪边玩过。不少人的眼眶都红了,刚才还带着不耐烦的脸上,渐渐染上了沉重。
  
  武丁猛地挥动手臂,指向村子东边的远方——那里是一片开阔的平地,现在还只长着半人高的野草。他的语气瞬间变得激昂,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像是看到了远方的景象:“可如果我们在那里建造城镇,一切都会不一样!我们会筑起高高的城墙,用夯土和石头垒起来,厚实得能挡住熊瞎子的冲撞,就算有敌人来犯,也攻不进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看到有人已经不由自主地放下了农具,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便继续说道:“城里的房屋会整齐地排着,每一间都有木梁和屋顶,不会再漏雨。街道会修得宽敞笔直,下雨天不会积成泥潭,冬天的寒风也穿不透门窗。到时候,我们不用再蜷缩在阴冷的山洞里,晚上睡觉也不用再担心野兽闯进家!”
  
  台下的人都听呆了。有人下意识地往前挪了挪脚步,握着农具的手慢慢放松下来。一个老人拄着木杖,颤巍巍地抬起头,望着武丁指的方向,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向往的神色——他活了七十多岁,从来没想过,还能住上那样的房子。
  
  “不止这些!”武丁的声音里满是感染力,他张开双臂,像是要把那座想象中的城镇抱在怀里,“我们还能在城里设集市!东边打渔的乡亲,能把新鲜的鱼带来;西边种粮的乡亲,能把金黄的谷子运来;南边打猎的乡亲,能把漂亮的兽皮带来!大家不用再为了换一袋粮食,翻山越岭走三天三夜,在集市上,就能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他的目光落在人群中的孩子们身上,语气变得温柔又坚定:“我们还会建学堂,让村里的娃都能进去读书写字。他们会知道天上的星星叫什么,会知道地里的庄稼为什么能长高,不会再像我们一样,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广场上彻底安静了。刚才还喧闹的人群,此刻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地盯着高台上的武丁。阳光依旧炽热,可没人再觉得烦躁,每个人的脸上,都渐渐褪去了不耐烦,取而代之的是专注和向往——武丁说的那些,不是遥不可及的梦,而是他们能摸到的未来。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我们要学会知识!”武丁的声音再次提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学会计算,我们才能规划田地;学会文字,我们才能记下经验;学会建造,我们才能筑起房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御天灾,才能让日子越过越好!”
  
  他看着台下的乡亲们,眼眶微微发热:“这不是我武丁一个人的梦想,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是镜泊湖村所有人的未来!”
  
  话音落下的瞬间,广场上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他们眼中的光芒。
  
  突然,一个响亮的声音从人群中炸开:“武丁!我们听你的!教我们吧!”
  
  是村民辛!他高举着双手,脸上满是激动,声音里带着颤抖。
  
  紧接着,更多的声音响了起来——
  
  “对!教我们写字!”
  
  “我也想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
  
  “我们要建城镇!要盖学堂!”
  
  欢呼声、呐喊声像潮水般涌来,瞬间淹没了整个广场。有人激动地拍着手,有人互相拥抱,还有的孩子蹦跳着欢呼。武丁站在高台上,看着眼前沸腾的人群,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镜泊湖村的改变,从这个正午开始,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阳光依旧炽热,却不再让人觉得焦躁。风穿过广场,带着远处湖水的清凉,也带着人们心中燃起的星火——那是希望的火,是未来的火,正一点点照亮镜泊湖畔的土地。
  
  深夜的风掠过镜泊湖村,带着湖水的凉意钻进临时学堂的缝隙。破旧的木板桌上,一盏油灯摇曳不定,昏黄的光线下,武丁揉着通红的双眼,指节因为长时间握笔而泛白。他面前堆着十几张树皮,上面用炭笔写满了歪歪扭扭的符号,有的像“田”字却多了一横,有的像“人”字却撇捺分家——那是村民们白天练习的成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