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灵台清明
第25章 灵台清明 (第2/2页)他甚至能通过感知这些情绪残留的强弱和清晰度,来辅助判断器物的保存状况和流转经历。情绪残留清晰而集中的,往往是原装原配、未经太多折腾的;而残留模糊混乱的,则可能经历复杂,甚至被多人长时间使用或改造过。
这种能力,让他对“物皆有灵”这四个字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每一件古物,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段情感的凝结,一个瞬间的永恒。它们沉默地记录着创造者的心跳,使用者的体温,时代的呼吸。
这让他鉴定器物时,又多了一个极其隐秘而精准的维度。有时甚至无需看工艺细节,只需感知那情绪残留的“味道”,就能对器物的真伪、档次有一个模糊却往往准确的直觉判断。
然而,福兮祸所伏。
这能力的另一面,也很快显现出来。
这天,一个穿着体面、却眼神闪烁的中年男人来到店里,神秘兮兮地掏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玉琮,说是祖传的,急等用钱,想出手。
那玉琮看起来古拙大气,包浆浑厚,沁色自然,无论是形制还是玉料,看起来都像是高古的东西,开门的老。
陈墨白依惯例上手,凝聚感知力。
首先触及的是玉料本身的温润和年代久远的沉寂感,没错。但当他试图感知更深处时,一股极其强烈、阴冷、充满了不甘和怨毒的情绪,猛地顺着他的感知力反噬而来!
那绝不是什么制作工匠的情绪!更像是某位长期持有者,或者与这玉琮密切相关的某人,留下的极其强烈的负面意念!这玉琮,恐怕不是陪葬品那么简单,极可能经历过极其血腥或不祥的事件!
“呃!”陈墨白脸色一白,猛地缩回手,胸口一阵恶心烦闷,那枚药玉立刻散发出清凉气息抵御,但方才那瞬间的冲击依旧让他心有余悸。
“怎么了?小兄弟,这货不对?”那中年男人眼神一紧,连忙问道。
陈墨白强压下不适,定了定神,再仔细看那玉琮的工艺和沁色,确实天衣无缝,绝对是真品无疑。但那股阴冷的怨毒情绪,也是真实不虚的。
这东西,真倒是真,但恐怕是件“凶物”或者“煞物”,带着极强的负面影响。
他摇摇头,将玉琮推了回去,语气尽量平静:“东西是对的,年份够老。不过……这玩意儿有点特别,我这儿店小,收不起。您还是另寻别家吧。”
那男人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他会拒绝,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和阴沉,收起玉琮,一句话没说,转身就走了。
陈墨白看着他的背影,长长舒了口气,后背却惊出了一层细汗。
好险!
若不是能感知到那可怕的负面情绪,他很可能就因为这东西“真”而收下了。且不说这东西会不会给店里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光是长期接触,那上面的怨毒意念就足以让普通人精神萎靡、运势低落了,对他这种灵觉敏感的人来说,更是毒药!
这次经历给他敲响了警钟。
感知创作者情绪的能力,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真相的大门,但门后并不总是阳光明媚。那些附着在器物上的强烈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同样能通过感知的桥梁,反过来冲击他的心神。
这比之前那种信息过载的反噬更加隐蔽和凶险。信息过载像是被洪水冲击,而情绪侵蚀则像是被毒液渗透,不知不觉中就可能中招。
他终于明白《鉴古心经》里为何反复强调“守静”、“凝神”、“灵台清明”。以前只当是口诀,现在才知道,这不仅是修炼的法门,更是护身的盾牌!
从此以后,陈墨白在使用能力时更加谨慎。每一次深入感知,尤其是接触那些来历不明、或者感觉阴沉的器物时,他都会提前运转心法,守住心神,如同给自已的精神力穿上了一层防护衣。感知之时,也保持着一丝抽离和客观,如同观察者,而非沉浸者,努力去分辨和解读那些情绪,而不被其同化和感染。
这无疑对心神的消耗更大,但也让他更加安全。
他仿佛一个在深海中采珠的渔人,既能欣赏到海底瑰丽的景象,也要时刻警惕暗流的涌动和有毒的生物。
能力的进阶,带来的不仅是更高的境界,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风险。
他摩挲着胸口那枚温凉的药玉,看着博古斋里这些沉默的物件,心中感慨万千。
每一件古物,都是一个故事。而如今,他不仅能读到故事的梗概,甚至能触摸到故事里人物的心跳和呼吸。
这感觉很奇妙,也很沉重。
路,果然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