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章 谢迎娣造谣被打
第 60章 谢迎娣造谣被打 (第1/2页)谢家村的队伍出承安州地界的第十日,日头刚爬上山梁,打头旗已经插进平昌州西关外的土坡。
旗还是那面黄色的领路旗,写着“谢家村”三个大字,被风鼓得像半片帆,比刚出发的时候脏污了不少。
坡下,三洼地的队伍也堪堪赶到,赵老七拄着一根扁担,气喘如牛,却仍咧嘴笑:“到底……到底没让你们甩掉。”
这十天,他们像两条咬住尾巴的蛇,一路向北,把旱尘和死亡甩在身后,也把原先排在前头的三个脚程更慢的村子甩得影子都看不见。
第一村个被赶超的村子叫石桥铺,一百七十七人启程,走到定远府西界时只剩一百零九。
石桥铺的里正姓韩,是个读过几天书的秀才,逃荒还带两箱书,箱底藏着全村凑的十五两碎银。
据说逃荒的第一夜就被人撬开箱子,银子没了,里正被打破了头,第二天就发起高热。
队伍不能停,只好把韩里正和另外三个走不得路的老人留在破庙里,留一罐水、两升炒面。
之后石桥铺就换了个里正,石桥铺的孩子也开始掉队,最小的那个才四岁,他娘背不动,换他爹背,他爹脚肿得塞不进草鞋,只能把孩子绑在前胸,绑带松了,孩子滑下去,滚进路边沟里,这一摔直接摔破了脑袋,人就这么没了。
石桥铺的人后来听说谢家村和三洼地两个村子从背后追上来,他们干脆让开官道,缩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疾行
第二个被赶超的村叫下九村,这个村出发时只有九十三人,而且都是青中年和小孩居多,据说村里的老人不愿意离开,说死也要死在家乡,十几个老人抱团住在一起没跟过来。
谢家村的人是在定远府赶超他们的。
第三个被赶超的村子是高台村。
高台村一百二十一人,路上散得只剩六十三。
他们最大的不幸是里正没了,人心也就散了。
出承安州第三日,高台村的里正中了暑,夜里泻肚,天亮时就断了气。
村里人把里正埋在一棵枯槐下,槐叶早被吃光,只剩枝丫像伸出的手。
高台村的人在里正死后走得散了,有人往北去,有人往南去,像被风卷起的麦壳七零八落的,只有少部分人拿了里正的文书和证明继续赶路。
随队的那一个官差很是不满,人数太少他没办法交差,回头肯定要吃挂落,但是身上的任务还没完成,只能继续带路。
谢家村和三洼地却像被套了一个幸运光环一样。
白天日头太盛,不适合赶路,所以谢家村每天卯时一拔营,中午日头最火辣的时候休息一个半个时辰又继续赶路。
后头的赵老七就吆喝三洼地的后生:“跟上!别让人看笑话!”
两村的板车轮子印交错,像两根绳拧在一起。
夜里宿营,两个村中间隔一堆火。
要说这十天不和谐的事也偶有发生。
谢老太隔三差五在队伍后头咒骂谢广福一家子不忠不孝狼心狗肺,逃荒路上不管爹娘死活,只顾自己的小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