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桃溪村的蓝图
第141章 桃溪村的蓝图 (第1/2页)当他被拉到靠近青川河的那一片区域时,眼前豁然开朗。
这里是一片极为广阔的缓坡地带,坡度平缓,日照充足,一直延伸到河岸,这里也正是他未来想要挖渠引水的位置,未来如果要造桥,也是打算在这个位置的。
缓坡地带如今上面虽然长满了灌木和茂密的杂草,显得荒芜,但在谢广福眼中,这却是一片不可多得的宝地。
他心中有了另一番计较:“只待我们桃源村那边的引水渠挖通,再架起连接两村的桥,这片缓坡的潜力就能被彻底激发出来。这里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光照足,正是规模化种植果树的绝佳选址!若是能引进一些耐寒、耐旱、高产且品质优良的现代改良果树品种,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桃溪村一项巨大的收入来源!”
不过,引进改良果树品种的事太过惊世骇俗,也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和技术管理,现在提出来为时过早,他也就只是想一想而已。
桃溪村最大的倚仗,其实就是眼前这条奔流不息的青川河。
河流在下游某处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冲积平原,还有几处旧河汊,地势低洼,水量丰沛。
“妙啊!”
他几乎要脱口而出:“这里简直是建设天然鱼塘的理想之地!”
如果这里是他来规划,完全可以在这里因势利导,挖土成塘,巧妙地与河道相通,构建活水鱼塘。
河水上游携带的丰富泥沙和腐殖质就是天然的肥料,能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鱼儿长得快。管理起来也省心省力,根本不需要肩挑手提地换水,开闸即可引入活水。
也不需要费力的翻塘清淤,河水的流动自然能带走部分沉积物,就连塘埂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种植芦苇、蒲草,既能固堤,又能额外收获饲料或编织材料。
当然,潜在的风险还是有的,要是洪水期来临就可能冲毁塘坝,泥沙的淤积也需要定期疏导,这就需要设计更坚固的水利设施......
但这些更加长远和复杂的规划,谢广福此刻都选择了沉默。
他看着身边一脸期盼、恨不得立刻就能叫他点石成金的赵老七,深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拍了拍他的肩膀:“赵叔,咱们回去吧,看看他们量得怎么样了。”
赵老七连连点头:“对对对!回去看看,我也要盯着点,学着点。”
谢广福和谢锋一大早去了桃溪村后,谢铁匠兴冲冲地跑来想分享自己琢磨了一夜的心得,却扑了个空。
他正有些失望,目光却被正在院子里李月兰手中那把砍刀吸引住了。
只见那砍刀刀身闪烁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异常纯粹冷冽的白光,与他从前打制的那些呈现灰银或暗金色的铁器刃口截然不同。
作为村里唯一的铁匠,大旱之前他见过的好铁料不少,但这种仿佛蕴含着极致硬度与锋利度的寒光,他只听说过,据说只有在千锤百炼、技艺登峰造极时,才有可能在极罕见的宝剑上出现所谓“白虹贯日”或“流星曳空”般的光泽!
谢铁匠的眼睛瞬间又直了,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指着李月兰手里的砍刀,结结巴巴地问:“月……月兰婶子!您……您手里这……这刀,能……能让我看看吗?”
李月兰正准备提着这把空间出品的现代砍刀去不远处的自家竹林砍竹子,见谢铁匠这副模样,心中了然。
她故意叹了口气,为难道:“铁匠啊,不是婶子不给你看,我这儿正急着去砍几根竹子回来围菜园子呢。家里就我们几个妇道人家和小孩,这活儿还得抓紧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