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行路御史”要留宿
第171章 “行路御史”要留宿 (第1/2页)劝农使接过水利规划草图,只看了一眼,脸上就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这图绘制之精准、规划之合理,远超他见过的任何乡野图纸,甚至比县衙工房的一些图都要高明!他忍不住仔细看了起来,都忘了要继续“找茬”。
督邮见状,咳嗽一声,将话题引回赋役:“即便如此,村中如此大兴土木,挖渠修路,所用人力物力从而来?可有强制征取?”
村里但凡要做什么大事,总会有不和谐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这才是最要害的问题,也是“打”里正最常用的板子。
谢里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谢广福依然面不改色,朗声回答:
“回大人,村中一切工程,皆出于村民自愿,所用人力,皆以村中公账结付工钱,按劳取酬,自愿报名,并无强行摊派。所用物料,如油布、工具等,亦由公账出资购买。公账银钱来源,乃是村民自愿购买超出份额之宅基地所得,每一笔收支皆有记录,可供大人随时查验。绝无勉强之事,唯有‘多劳多得’之规。”
他这番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既说明了资金的合法来源,又强调了雇佣的自愿原则,完全规避了“强制分配”的罪名。
督邮和主簿面面相觑,他们准备好的种种拷问,如“为何役使民夫”、“工钱从何而来”、“有无苛待”等等,竟然全都被对方滴水不漏地提前堵上了!
他们惯常用来“打”里正的那些板子,此刻竟找不到半点可以落下的缝隙!
齐安一直静静地听着,目光始终落在谢广福身上,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中年人,气度沉稳,言语条理分明,对答如流,面对官府威压毫无惧色,且事事皆有准备,章程清晰合规,这哪里像个刚逃荒而来的荒民?便是县衙里一些积年老吏,也未必有这份从容和周到!
他终于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你又是何人?在村中任何职?”
谢广福躬身答道:“回县尊大人,草民谢广福,亦是本村安置流民之一。蒙里正和乡亲们信任,协助处理一些村中规划建造之事。方才所言,皆是村中实情,绝无虚言。”
齐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环视了一圈虽然简陋却秩序井然的村落,以及那些虽然紧张却并无菜色的村民,心中已然明了。
这桃源村能如此快的安定下来并展现出如此活力,与此人绝脱不开干系。
他沉吟片刻,忽然笑了笑,那笑容少了些许官威,多了几分真正的欣赏:
“谢广福?村里的先生么?本官记下了。尔等村务,条理清晰,章程合规,甚好。望尔等再接再厉,早日安居乐业,待免税期限过后,能按时完粮纳税,不负朝廷恩典。”
他这话一出,谢里正便知道他在问询这一关过关了!也不管先生不先生的了,反正他谢广福也担得起这先生之名。
他连忙躬身连声道:“是是是!谨遵县令大人教诲!定不负朝廷恩典!”
那么接下来就是在村里实地探查,深入去验证刚才问询的内容是否属实了。
齐安县令带着属官们,在谢里正和谢广福的陪同下,大致查看了村里清理出的宅基地和公共区域的布局。
虽然都是窝棚,但桃源村还是给官员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尤其是那位督邮,锐利的目光扫过各处,竟没挑出什么明显的错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