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找根绳子栓起来
第8章 找根绳子栓起来 (第2/2页)江暖到的时候,老族长已经牵着牛出去了。他的大儿子江文在家。
听说了江暖的来意后,立即笑了:“我听说你买了牛,就知道你要来找我。
搭个牛棚子而已,木头、木皮什么的,都是现成的。
现在刚插完秧,大伙儿都有空,喊几个人,两天就给你搞完了。”
江暖又提出翻修房顶的事,想把茅草全换成木皮屋顶。
江文道:“那也要不了多少工夫,撑死再多一天的事。”
“那成,这事儿我就拜托给您了。
至于材料和工钱,等搞好了您给我报个数,我一起结给您。”
“给点材料钱就行,工钱不要。
搭个小棚子而已,乡里乡亲的还要什么工钱,管餐饭就成!”
“那我可就占了大便宜了。”
从族长家离开后,江暖又回了趟家提了坛子酒和一盒点心去了江五太公家,请他教自己赶车。
老头儿一看到酒,乐得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后了,一口答应下来。
说他每天都在家,只要她有空,可以随时过来找他。
江文素来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
当天晚上就喊了村里几个有空的弟兄,次日一早众人就扛着材料来了江暖家。
在江暖选定好的地方乒乒乓乓的开工了。
叔伯们不要工钱,但饭得管。
江暖索性托江五太公套了牛车跑了一趟县城,买了酒肉和筒子骨回来。
回到村里,又同村民们买了一只大肥公鸡和一条刚从冯河里打上来的大青鱼。
之后请来了江文的媳妇,帮着一起做了中午的饭菜。
一大盆子青辣子炒肉,一大条红烧鱼。
一盆子空心菜,外加一盆野菌大骨汤和一碗去年腌的酸豆角,糙米饭管饱。
农家菜谈不上多么精致,重在一个量大实惠,当然味道也不差。
以至于干活的人们在闻到厨房的肉香时,馋得直流口水。
江暖家的饭菜给力,叔伯们干活也给力,起码得对得起人家管的这顿饭不是。
到了晚饭,见饭桌上不仅有肉有鸡,还有一大坛子酒时,大家伙儿就更乐了,直夸江暖实在。
晚饭做的早,江君宝牵着牛儿回来的时候,鸡汤已经熬好了,又香又浓。
江暖捡那好肉盛了满满的一碗,又装了些饭,让孩子端回家去了。
孤儿寡母的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
汉子们的速度很快,不过两天时间一个宽敞又结实的牛棚就搭好了。
又用了一天的时间,把江暖家屋顶上的茅草全都换成了厚实的木皮屋顶。
所谓的木皮就是大杉树上环剥下来的整张树皮,防水性很好。
冯乘的百姓们将其晒干后拿来盖屋顶。虽比不上瓦片,但是比起普通的茅草要好上许多。
至少新盖好的木皮屋顶,五六年内不用再担心漏水的问题。
因为买牛和盖牛棚的事情,江暖已经好几天没上山了。
这日,天气晴好,江暖收拾收拾又带着白泽往山上去了。
今天上山她走的是另外一条路。这条路平日走的人少,这代表能采到的山货就越多。
果然,她上山才半个时辰就在一片石壁下方找到了一大片上了年份的葛根。
这东西水磨取粉可解热除烦,生津止渴。常用于烦热,口渴,醉酒,喉痹,疮疖之症。
常食可增强体质,调节人体机能。哪怕在后世,也颇受世人追捧。
县城的药材行收购价并不低,刚挖出来的新鲜生根也得六七文钱一斤。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压秤的很。总之,除了难挖了点没别的毛病。
不过,这也难不倒江暖,她没费多少功夫就挖出来一大堆。
最粗的能有饭碗的碗口粗,将近一米来长。
江暖把它们一一插在背篓子里,装得整整齐齐,她掂了掂了少说也得五六十斤。
也亏得她常年劳作,力气比一般的姑娘家大,否则这篓子东西就是白送,她也未必能背下山去。
装好葛根,江暖站起身喊白泽。
这小东西嫌无聊,在她挖葛根的时候就跑得不见踪影了。
江暖双手作喇叭状,一连冲周围喊了数声,除了自己的回音外,那是半点回应都没有。
她试着感应了一下,完全感应不到。应该是跑远了。
江暖怕它遇到危险,只好四处寻找。
她打定主意,下次再带它出来,定要找根绳子给它拴起来!
一定!
江暖沿着山脊,扒拉着草木一路下到冲槽(山沟),刚要过溪流。
便眼尖的看到溪对面,一头巨型母野猪带着几只半大的猪崽子,正往溪流边走来。
摸不清它们是要喝水,还是要过溪,江暖心里一惊,转头就往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