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本大人不干净了
第16章 本大人不干净了 (第2/2页)她猜测这些东西约摸都是几十年前,这块宅基地的前主人埋下的私房,且应该是女性。
江暖因为刚买了地,又要准备修建水磨坊和榨油坊以及未来收购茶籽的事情,开支巨大。
正愁钱不够呢,老天爷,不白泽就就给她送来这笔意外巨款。
这就如同前世买彩票中了五百万大奖,简直做梦都要笑醒。
而这一切的好运都是白泽给她带来的,不愧是瑞兽,随便扒拉扒拉都能从瓦砾堆里找出宝贝来。
想想自从白泽来到自己身边,江暖觉得自己的运气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江暖说到做到,当天晚上就做了一大锅的红烧肉和一整只鸡犒劳白泽,把个小家伙美得不要不要的。
底气足足的江暖第二天就找上了周明方。
周明方看过她画的一系列粗糙的图纸后,直夸她聪明有悟性。
说可惜她不是男孩,若是男孩就收她做传承弟子了。
还给了她不少实用且专业的建议,江暖根据周明方给的建议再次修改了图纸。
之后两人又找到了上次帮江暖打甘蔗石碾子的那位石匠张师傅。
张师傅很喜欢江暖,这小姑娘不仅聪明还大方,尤其尊重手艺人,同她合作说不出的舒心。
接了江暖的图纸一看说:“没问题,可以做。不过这些木头杠杆就得找木工师傅来做了。”
周明方接过话:“这个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又问江暖:“女仔,你想什么时候开工?”
“当然是越快越好!
周明方于是便拿出本手写的“秘籍”来,翻了翻又掐指算了算。
说三天后,也就是九月二十就是个好日子,宜祭祀,安床,动土。
于是江暖当场拍板定下,就在九月二十动工。
因为周明方手里还有另一个单子正在进行,手头的人手尤其是小工不太够。
便问江暖能不能自己找些小工,人数大概在二十人左右,江暖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今田里的二季水稻已经收完了,村里的长辈们正是闲的时候,她多出点工钱,找几个人应该不难。
于是回村一吆喝,以三十五文一天的工价招盖水磨坊和榨油坊的小工。
村里的叔伯们一听顿时疯了,一窝蜂的涌上来报名,差点没把江暖家的门槛给挤破。
因为江暖只要二十人,有些来的晚的没赶上,还很是懊悔。
这年头钱难挣,他们在大山大岭里帮山场主砍一天的树,或是放一天的排,也才三十五文而已。
这两样活儿不仅累,还危险。如今在家门口就有这样的好事,谁不想来。
人多力量大,正式开工后仅仅五六天的时间,长七丈宽三丈,青石作基,木皮作顶的水磨坊就矗立在了清溪边上。
顺便修建了一座简易的木桥横跨清溪,以方便大家来往两岸。
AI生成图片
磨坊上游几米的地方用竹笼装鹅卵石垒高,筑成了一个微型的水库,使得冲下来的水流更加湍急。
水库两边还加装了高高的护栏,以防村中不知事的调皮幼童失足跌入水中。
又过了两天,几副石磨也打好安装完毕了。
两副专门用来磨茶籽粉,一副专给谷麦脱皮,一副给村民们日常磨米粉、豆类和麦粉之用。
张师傅问江暖:“是不是现在开始测试?”
江暖看了眼四周期待的人群,重重的点了点头:“开始吧!”
最先测试的是用来给谷物脱皮的石磨。
众人凝神静气,看着张师傅打开了进水闸,拉下了木制的提杆。
石磨随即发出“轰轰轰”的沉闷声音,开始均速的转动。
江暖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稻谷倒入专门给谷物脱皮的石磨盘中间的圆孔里,用手推拉着下方的木质筛子。
雪白大米粒和糖皮便顺着两道滑槽自动分离开来,米粒完完整整,干干净净。
看到这一幕,磨坊里有片刻安静,之后惊喜的欢呼声差点把屋顶给掀翻。
老族长一张老脸直接笑成了一朵太阳花儿:“这东西好啊。
磨出来的米又完整又干净,连过簸箕都省了,比不比米舂子好太多了。
米舂子费时费力不说,舂出来的米还有许多是碎的。有这玩意儿,咱们村以后得省多少事!”
又夸江暖:“暖丫头可是给咱们村里干了件大好事啊,太公代大家感谢你!”
其他的村民们也纷纷附和,一个婶娘感激道:“暖暖,女仔,谢谢你。
往常我们每个月都要舂米,费多少工夫。舂一天米下来,胳膊好几天都动不了。你可算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了。”
“就是,就是!不愧是读过书识得字的姑娘,这脑瓜子就是好使。”
“我们暖暖要是个男孩子,就冲这聪明劲儿,没准将来能考个状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