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你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吗
第64章 你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吗 (第1/2页)巡完这两个庄子回来,江暖就让朱嬷嬷和几个大宫女把从京城里带回来的东西分了分。
亲自带着人挨家挨户的给大伙儿送去。
每到一家江暖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老族长让儿媳妇杀了鸡,做了鱼,蒸了米粉肉,非要留江暖在家里吃饭。
席间喝多了两杯,就拉着江暖的手絮絮叨叨。
“前段时日,县城里出了告示,说你当了公主是皇帝的女儿。
他们都说你不会回来了,我老头子不信。
你就算是皇帝的女儿,那也是我江家的女仔,喝着这里的水长大的。
我说你肯定会回来的,你果然就回来了。”
坐在旁边的江五太公指着老族长对江暖道:“因为这事儿,你太公又和王家村的那个老东西打了一架。
把人家的门牙打掉了一个,还赔了五百个大钱。”
五太公顿了一下,又小心翼翼的问江暖:“暖暖你真是皇帝的女儿,公主?”
江暖点了点头:“是”。
“那你又是怎么到了江秀才两口子手里的?”
江暖把当年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
一群老头儿顿时恨得咬牙切齿:“那反王真是畜生啊。
为了皇位连亲兄弟都杀,只可惜了你的亲娘了。
我们当时就觉得奇怪,江秀才两口子抱着孩子出去看个病,回来还把孩子的名字给改了。”
老族长接过话:“我当时还特地问过一嘴,你爹说他找了算命的。
算命的说你原来的名字不好,压不住,这才改了的。
我们哪里能想到,他们竟然换了孩子。
你爹娘(养父母)的嘴也是紧的很,跟河里的蚌壳似的。
这么多年,硬是半点风声都没透露出来。
只要是带回来了,那就是我们江家村的崽,还能再让他给丢出去不成。
怕是祖宗也不同意呢!”
老族长叹了口长气又道:“你亲爹和你两个哥哥,也不容易,锲而不舍的找了你这么多年。
到如今也算是有了个好结果。
只是,暖暖呀,你怎么不在京城多陪陪他们,这么急着往回走。”
江暖笑了笑:“我回来当然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她把高产水稻的事情说了,一群老头惊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一位族老原本筷子上还夹着块鸡屁股。
闻言怔在那里半晌,筷子什么时候松了都不知道。
鸡屁股直直地掉下来,正好扎进酒碗里,溅了他一脸的酒水。
“暖暖、女仔,亩产六七百斤,你真没开玩笑?”
江暖点头,笑盈盈的:“真没开玩笑。你们要是不信,明日只管去我庄子看看去。”
老族长深吸一气:“不用等明日,我们今天下午就去。”
江暖之所以选择现在公开这件事情,是因为她现地底气已经足够强大。
她是公主,身后站着的是皇帝爹。
回来之前,她的皇帝爹就说了,谁敢打这批粮种的主意,直接杀无赦,允她先斩后奏。
老人家们又问起江彦。
听说,皇帝封了他做伯爷,都很为他高兴。
又听说他的那位老师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大儒,就更高兴了。
他们江家村扒拉族谱往上数八代都是泥腿子,能出个人才不容易。
让江暖写信嘱咐他好好读书,争取将来考个状元,当上大官,好为朝廷为国家效力。
江暖挺好奇:“哎——我们也就隔了几个月没见着。您几位居然能分清爵位不是官位了?
我记得,我当初封县主爵的时候,你们还老说我当了大官来着。”
几个老头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原本是分不太清的。
这不是吕大人来村里的时候,我们请他喝酒,他跟我们解释的么?”
“原来如此!”江暖冲他们比了个大拇指:“太公们有进步,这个真好!”
老头们固然傻乐了一会,但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农们,最惦记的就是江暖说的高产稻子。
因此刚吃完饭,一群年纪加起来超过300岁的老头们。
就迫不及待的套了牛车要往江暖的庄子赶。
江暖唯恐他们“酒驾”出事,忙叫了人赶了马车过来,陪他们跑一趟。
下午,江暖去了家里开荒的地方。
发现不过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偌大的一片荒草滩子,就全被开垦了出来
如今在做着最后的开沟整理。
流民们看见江暖过来,先是惊讶了一会,继而纷纷围了过来跪倒在地上行礼,口称公主千岁。
想来,他们都已经听到了消息,知道江暖被封为公主的事情。
江暖连忙喊大家起来:“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为首的流民管事小心翼翼的问江暖。
说前些天他们收到消息,老家平州那边已经下了雨,河沟和湖泊里都重新有了水。
但这里距离平州有千里之遥,若是再靠两条腿走回去。
他们这些年轻人还没什么,就怕老人孩子会受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