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济南军区
第二十三章:济南军区 (第2/2页)“按北京总部要求,咱们得定个能让两千人安稳活下去的规矩——不是照搬旧世界,是要‘干有奔头、换有公平’。”张营长敲了敲黑板,“先分三块说:职责分工、谁干得好能晋升、干活能换啥,每个人都能提想法,最后咱们一起定。”
话音刚落,刘伟就先开口,手里攥着陈峰的准星:“防务这边,之前的联防队得细分——分‘巡逻组’和‘预警组’。巡逻组由王猛带,负责防线外围巡查,每天3班倒,每班8人;预警组跟赵凯、陈工配合,守着监测仪收集丧尸数据,还要学基础设备维护。晋升就看实绩:预备队员完成10次无差错巡逻,或者帮预警组修好1次设备,就能升正式队员,正式队员累计20次立功(比如发现尸群、保护队友),能当小队长,领额外的防护装备。”
王猛拍了下桌子,嗓门还是大:“俺觉得中!巡逻就得靠实打实的劲儿,不能混日子——上次有个小伙子帮俺扛钢叉跑了三里地,这种肯出力的,就该升!”赵凯接着补充:“预警组得加个培训期,我跟陈工学3天设备基础,再教给队员,免得监测仪出问题没人会修。另外,要是能帮研发小队收集到5份完整的丧尸活动数据,预警组队员能多算‘技术贡献’,晋升时优先。”
张岚这时翻开医疗箱,拿出份防疫登记册:“医疗这边分‘急救组’‘防疫组’‘护理组’。急救组跟着我和李医生学包扎、用试剂盒,负责日常伤员处理;防疫组由医疗小队培训,每天给住宿区、食堂消杀,记录健康数据;护理组照顾老人、孩子和慢性病号。晋升条件:急救组能独立处理外伤,防疫组连续1个月没漏消杀,护理组让3个病号好转,就能升‘医疗骨干’,骨干能优先用总部带来的无菌敷料,还能学更复杂的急救技术。”
李医生点头补充:“药品分配得跟防疫挂钩——要是有人故意不配合消杀,领基础药品时得扣‘优先级’;但要是主动加入护理组,能多领1包感冒冲剂,这样大家才愿意参与。”
田志明这时把空白表格推到中间,李涛已经在上面画好了“贡献点”兑换表:“民生这边,咱们搞‘贡献点’当货币——不是旧钱,是按干活多少算:耕地1小时2点,工厂组装零件1小时2点,巡逻1小时3点,预警/医疗岗1小时4点(技术岗费脑子,多算点);老人、孩子、伤员每天领20点基础点,够换3餐口粮+1块肥皂。”
他指着表格上的兑换栏:“5点能换100克额外口粮,15点换1包纱布,30点换1支抗生素(得有张医生或李医生的处方),50点能换个便携手电筒——这些物资都从总部运来的储备里出,李涛每天登记‘贡献点收支’,黑板上公示,谁领了多少、换了啥,所有人都能看。”
李涛补充道:“还得设‘监督组’,从幸存者里选5个代表——有老人、有之前的老师、有工厂技工,每天查贡献点登记对不对,要是发现有人多算点,就扣他3天的基础点;要是监督组如实反映问题,每月给20点奖励,这样没人敢搞猫腻。”
陈工这时举了举手:“研发这边需要‘数据收集员’,跟着联防队出去时,帮着记录丧尸移动速度、聚集规律,每次收集到有效数据给5点贡献点,要是能发现新的丧尸特性(比如怕强光),一次性给50点,还能升‘研发协助员’,进实验室帮忙整理数据——这样既能帮咱们攒研发数据,也能让幸存者多挣点贡献点。”
周磊最后汇总,在黑板上画了三条核心规则:“第一,所有岗位都要培训,不会干的跟着老兵/骨干学,学不会不安排重活,但也少得1点/小时;第二,要是被丧尸抓伤,立刻隔离,隔离期间基础贡献点照发,但不能参与集体活动,治好后优先安排轻活(比如整理物资);第三,每周一早上公示上周贡献点排名,前10%的人能领总部带来的‘额外奖励’——比如一小罐奶粉、一块巧克力,给大家点奔头。”
张营长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规则,最后补充:“这些规则每周要跟研发数据、防务情况一起报济南军区,总部说了,要是昌乐的‘贡献点’体系管用,以后要在鲁中片区推广。咱们得把规矩守好,不光是为了自己活,也是给其他幸存者做样子——北京总部还在看着咱们呢。”
散会时,王猛凑到刘伟旁边,挠着头笑:“俺以后带巡逻队,得让兄弟们多挣点贡献点,争取月底换个新钢叉!”赵凯则拉着陈工,商量怎么教预警组修监测仪;田志明和李涛已经开始统计当天的贡献点——耕地组的人刚收工,围着表格问“俺干了4小时,是不是8点?”,张岚和李医生在旁边帮着解答医疗岗的晋升疑问。
教室外的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黑板上的“贡献点兑换表”被风掀起边角,李涛赶紧用粉笔头压住。远处研发中心的灯亮了,监测仪传来轻微的“滴滴”声,联防队的脚步声从防线方向传来——新规则不是写在纸上的字,是刘伟手里的准星、赵凯的模块、王猛的钢叉、田李的登记本,还有每个人眼里“多干一点就能多换点希望”的光,按总部的要求,把昌乐的日子一点点扎稳。
第二天早上,黑板前围满了人——有人在算自己昨天的贡献点,有人问防疫组怎么报名,还有个孩子拉着妈妈的手:“俺能帮着给护理组递水吗?能换贡献点给奶奶买奶粉吗?”李涛蹲下来,笑着点头:“能啊,你每天递水1小时,给2点,攒够50点就能换奶粉啦。”孩子的眼睛亮起来,像极了黑板上“贡献点”那栏用红粉笔写的字——“干有奔头,活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