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烟火岁月 > 第三章 初入烟厂

第三章 初入烟厂

第三章 初入烟厂 (第1/2页)

林秋水是十年前进烟厂的。他清楚记得,那天春日的阳光,像一层薄金,轻轻洒在太平卷烟厂的大门上。1988年3月5日,林秋水站在那扇斑驳的铁门前,心跳得比厂区锅炉的蒸汽还要急促。他穿着父亲特意为他买的黑尼子上衣,笔挺,合身,像是穿上了人生的第一套战袍。脚上是新买的皮鞋,鞋面锃亮,每走一步,都发出清脆的“嗒嗒”声,仿佛在向这座老厂宣告:我来了。
  
  他手中拎着一个黑色提包,里面装着算盘、账本、钢笔,还有他在太平商贸学院四年苦读的全部心血。那算盘是他母亲亲手用红绳串的,珠子圆润,拨动时清脆如雨打芭蕉。他知道,这不只是一个出纳的工具,而是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工业会计世界大门的钥匙。
  
  林秋水的父亲,林承贤,是林家庄公社企业站的书记兼站长。企业站就建在自家房子后头,与自留地只隔一道矮墙。小时候,他常跟着父亲去地里收割烟叶。那是一片金黄的世界,烟叶宽大厚实,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风一吹,整片烟田便如海浪般起伏,沙沙作响,像是大地在低语。
  
  烟叶的气味并不好闻,浓烈、刺鼻,带着一股泥土与焦糖混合的苦香。可林秋水却莫名地喜欢。他喜欢看父亲蹲在地头,掐着烟叶检查成色;喜欢听父亲说:“这烟叶,晒干了,进了烟厂,就能变成一包‘梅花’,抽的人多了,咱们公社的日子也就红火了。”
  
  那时,他不懂父亲话里的深意,只觉得烟叶香,烟厂远,而父亲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像一根撑起家乡的柱子。
  
  如今,他竟真的走进了这座父亲口中“红火”的烟厂。
  
  组织科在路西那栋老办公楼里,楼墙斑驳,窗框漆皮剥落,可门牌却擦得锃亮。郭科长是个转业军人,说话像打枪,干脆利落:“林秋水是吧?大学生,太平商贸学院财会专业,毕业后在太平市红星饭店当过半年多会计。各方面条件都符合烟厂招聘干部的条件。现在财务科正缺人,你直接去报到。银行出纳岗位,马上上岗。工龄从月初起算,按照干部待遇执行。其他事,我来办。”
  
  林秋水还未来得及道谢,郭科长已低头批文件,仿佛送走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任务。
  
  他不敢耽搁,拎着提包,快步穿过厂区。三月的风还带着寒意,吹得他额前的碎发微微颤动。他想起在饭店当会计的半年,每天核对饭票、算菜钱,简单,重复,像一潭死水。而这里,是奔流的河,是轰鸣的机器,是成千上万职工的生计所系。
  
  财务科在路东办公楼一层。推开门,一股浓重的油墨味扑面而来。老式木桌一字排开,桌上堆满账本、单据、支票,像一座座小山。算盘声噼里啪啦,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茶杯里升腾着热气,混着纸张与茶香,织成一片忙碌的网。
  
  “请问,哪位是李科长?”林秋水用浓重的乡音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声音一落,办公室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几双眼睛齐刷刷地望过来,有好奇,有打量,也有几分审视。
  
  一位三十出头的女会计抬起头,格子衬衫洗得发白,头发扎得一丝不苟。她笑了笑:“你是新来的?李科长在里屋。”
  
  林秋水点点头,心跳如鼓。他一步步走向里间,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推开那扇半掩的门,只见一位身材高挑的女人正伏案审阅凭证。她穿着深色职业装,短发利落,眼神锐利如刀,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滑动,红笔不时勾画,动作精准得像一台精密仪器。
  
  这便是李金兰科长。
  
  “您就是李科长吧?”林秋水站得笔直,双手紧握提包带,“我是林秋水,组织科让我来报到。”
  
  李科长抬起头,目光如探照灯般将他上下打量一番,语速飞快:“多大了?哪毕业的?学什么专业?”
  
  “二十二岁,太平商贸学院,财会专业。”
  
  她嘴角微扬,略带调侃:“你这打扮,倒不像二十二,像三十二。”
  
  话音未落,外屋传来一阵哄笑。一个清脆的女声笑道:“可不是嘛,像个刚当爹的!”
  
  林秋水脸一红,却不敢笑。他知道,这是考验,是这间办公室对新人的“接风洗尘”。
  
  李科长也笑了,语气却缓了下来:“王海霞怀孕了,反应大,好几天没来。你来得正好,直接上岗。没人带你,有不懂的问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