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助天下长治久安
第四百三十一章 助天下长治久安 (第1/2页)总算被彻底干掉了,往后就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再也不用怕胡人的铁蹄。
他们把刘启当成了神,觉得这是老天爷派下来拯救苍生的真龙天子。
对他的崇拜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跟民间的狂热完全相反的,是朝堂上那种死一样的压抑沉寂。
当那份详细记录了整场战争过程的战报,送到每个朝臣手上的时候。
所有看过的人,脸色都变得特别难看。
尤其是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带头的清流文官集团。
更是个个脸色铁青,眼神里全是愤怒和惊恐。
在他们看来,刘启干的这事儿已经不能叫开疆拓土了,这是一种彻头彻彻尾的暴行。
杀掉二十万已经没什么抵抗能力的降兵。
还截断水源,放火烧草原,把一个民族从肉体到精神上彻底抹除。
这种做法,在他们这些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儒生眼里,和禽兽有什么区别。
这已经严重碰到了他们坚守的道德底线。
挑战了整个儒家思想最核心的仁恕之道。
“这简直是千古未有之暴行,人神共愤。”
太极殿里,孔颖达拿着那份战报,胡子和头发都快竖起来了。
声音因为太过愤怒而微微发抖。
“我泱泱中华是礼仪之邦,向来都是用仁德治理天下。”
“用王道教化万民,什么时候干过这种灭绝人性的事情。”
“匈奴虽然是蛮夷,可那也是生灵,也有老人孩子。”
“怎么能因为他们一时的过错,就把整个族群都给杀光了。”
“这种行为和桀纣有什么区别,和那个焚书坑儒的暴秦有什么区别。”
“肯定要被天下人看不起,被后世史书唾骂。”
孔颖达是当世大儒,孔子的后人,在整个士林里的声望无人能比。
他的话,基本上就代表了所有文官的态度。
他这番话说完,马上就有一大片附和的声音。
“孔大人说的太对了,王爷这么干,虽然有开疆拓土的功劳。”
“却失去了做君主的德行,实在得不偿失。”
“没错,靠杀人来立威,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王道教化才是治国的根本,王爷这是本末倒置。”
“我们必须联名上奏,请求王爷收回成命。”
“好好对待匈奴剩下的那些人,以此彰显我朝的仁德,不然国家就要出问题了。”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全是声讨刘启的声音。
那些文官一个个义愤填膺,好像刘启已经成了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
而赵括和苏勋他们这些军方和新政派的官员,却都保持着沉默。
他们虽然理智上觉得刘启做的没错。
但在这种几乎一边倒的道德审判面前,也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清楚,这场争论的背后,不光是治国理念的冲突。
更是新旧两种势力之间的一场生死博弈。
刘启代表的,是拿军功和实际效果说话的法家霸道。
而孔颖达他们代表的,是拿仁德和教化说事的儒家王道。
这两种思想,从根子上就水火不容。
以前有外敌的压力在,这种冲突还能暂时压着。
可现在外面的威胁被彻底拔除了,内部的矛盾,立马就用一种更激烈的方式爆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