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在新改制里站稳脚跟
第四百三十九章 在新改制里站稳脚跟 (第2/2页)他反倒剑走偏锋,马不停蹄开启自上而下的体制革新。
千年流传的三省六部,被决然推倒重建。
新的内阁体制随之袭来,核心理念竟是君主立宪。
皇帝依然手握最高决策、军队两张王牌,这一点没变。
但朝政琐务、日常事务逐渐转到内阁。
这套班底里聚集的是各地民选而来的代表。
内阁首辅给皇上亲自钦定,只听命于一人,责任也最重。
首辅组建班子,提名名单还得经由议会表决通过,诸多关卡层次分明。
议会的那些成员,都通过一轮轮苛刻的科举选拔,是全国选出的极聪明人。
议会的权力也不简单,可以盯着内阁、弹劾不称职的官。
参与商讨甚至否定重要法规。
这个新体制,让君主不再独断专行。
却也保住了皇室尊严,一下打断了自古以来的专制模式。
于公于私,两者兼顾,既为高高在上的皇帝留了空间。
也压制住了那种随心所欲的危机。
整个庙堂权力分配忽然间细密起来,制衡的味道扑面而来,不再单是一言堂。
国家机器调度起来就是快,更讲章法,官场也比从前稳健许多。
等到改革方案一揭晓,朝堂气氛顿时变了样,几乎算炸锅。
很多文武大臣私下唏嘘,对皇帝这脑洞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他们实在想不通,拥有至尊权柄的君王,居然愿意自动割,于史无前例。
放眼大汉惯例来说,实在太反常了。
不过,刘启态度坚定,没有太多耐心和转圜空间,于是表面没人敢大声反对。
人人都咬着牙,心慌意乱地看着这场不知前途几何的动天巨变慢慢推开。
然而风声过后,反倒有无数满怀抱负的年轻人感受到机会真的来了。
新政策像一道敞开的门,好官不少全凭真本事挤进政坛——干劲带着理想往上涌。
内政这头风气陡变,一帮新血把破旧玩意儿统统洗掉。
等这一摊子的分权权力难题逐渐梳理顺畅,刘启视线又盯上了民生。
昼夜思忖之后,下了一道关于土地的大命。
不让权贵大户如今仍囤积荒地收归国有,这些地块再平均分给小老百姓。
颁下新法,明确写进白纸黑字。
今后天下土地归老百姓自己,谁敢侵占,寸步不让。
这道政令被扔进朝堂,效果不亚于一勺滚油泼进冷水,当场就炸了锅。
不少官员刚在新改制里站稳脚跟,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这道旨意给彻底砸蒙了。
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分给平头百姓。
这八个字,字字都像千斤重锤,狠狠砸在世家大族的命根子上。
千百年下来,土地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是土地,是一切的根本。
只要掌握了土地,就有佃户、有粮食、有私兵,也就有了一切。
土地就是命,是维持家族荣耀和特权的唯一根本。
现在刘启只凭一句话,就要收走他们的命,这事谁能答应。
这哪是割肉,分明是要抽干他们的血,再把骨头碾成渣。
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下暗流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