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砸人饭碗
第四百四十八章 砸人饭碗 (第1/2页)各行各业留下发芽成长的故事,步步攀高,岁岁开花。
有人扛上法锤,涉身风波,用自己的公正去为天下点亮最远的黑夜。
也有人,成了精打细算的税务官,为帝国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
还有人,成了学识渊博的老师,把知识的火种,传遍了穷山恶水。
更有一些人,成了勇猛无畏的将领,为帝国开疆拓土,守卫着边疆的安宁。
他们,被后人统一称为,“开元一代”。
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毕业典礼上的誓言。
也共同铸就了,大晋神武朝,那长达三百年的,辉煌盛世。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此刻的刘启,在送走了一批毕业生后,并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
解决了人才问题,他把目光,投向了下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领域。
那就是,军事。
一个国家,想要真正强大,光有钱,有文化,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有一支,能保卫自己利益的,强大的军队。
大晋的军队,虽然在之前的战争里,打出了很强的战斗力。
但刘启心里清楚,这支军队,本质上,还是一支封建军队。
它的强大,太依赖神机营和龙骧军这两支装备了未来科技的特殊部队。
一旦没了这两支部队,其他的普通军队,战斗力立马就要打个对折。
而且,军队的指挥体系,问题也很大。
兵跟着将,将跟着帅。
士兵只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谁,却不知道皇帝是谁。
这种私兵化的现象,和平年代,也许还能压得住。
可一旦天下有变,就很容易出现将领带着兵不听指挥的情况。
这是任何一个想把权力抓在手里的君主,都绝对不能容忍的。
所以,一场针对整个军事体系的,从上到下,彻底的改革,必须马上进行。
刘启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建立全新的兵役制度。
他废掉了之前那种世世代代当兵的军户制,改成了全民义务兵役制。
规定,凡是大晋年满十八岁的健康男人,都有义务,去当两年兵。
这两年里,他们要接受最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习最先进的军事理论。
两年期满,他们可以选择退伍回家,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军队,当职业军人。
这个制度的好处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国家培养出大量的,有基本军事能力的预备役。
一旦打起仗来,国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拉起一支几百万,而且训练有素的大军。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总体战的基础。
而为了保证这支军队绝对忠诚,刘启又推出了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措施。
那就是,军政分离,军令分离。
他设立了国防部,作为全国最高的军事行政机构,负责军队的后勤、装备、人事这些行政事务。
国防部长,由文官来当,直接向皇帝负责。
同时,他又设立了总参谋部,作为全国最高的军事指挥机构,负责制定作战计划,指挥全国的军队。
总参谋长,由最厉害的将领来当,同样直接向皇帝负责。
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谁也不管谁,还互相监督互相制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