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战果微乎其微
第四百五十六章 战果微乎其微 (第1/2页)大晋的疆土,寸土不让,大晋的子民,一人不失。
任何胆敢挑衅这个底线的敌人,都将迎来最猛烈也最彻底的毁灭。
就在京城内部暗流涌动的时候,北方前线的战局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柔然的八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像三把尖刀,狠狠插向大晋的北部防线。
东路军二十万,由柔然左贤王率领,主攻辽东。
西路军二十万,是柔然右贤王带队,主攻河套。
而中路军足足四十万,由柔然可汗亲自统领,兵锋直指幽云十六州的核心地带,雁门关。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声势浩大,摆明了是一副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
镇守长城防线的,是大晋的北方战区。
总兵力不过三十万,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刚刚完成整编的二线部队。
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跟霍渠率领的皇家陆军主力有着不小的差距。
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北方战区的总司令官,老将李牧,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他把自己麾下最精锐的十万大军,全部都部署在了中路的雁门关。
他很清楚,这里就是整个战争的胜负手。
只要雁门关不失守,东西两路的柔然大军就不敢孤军深入。
整条防线,就能支撑到主力援军的到来。
可一旦雁门关被攻破,那整个华北平原都将无险可守。
柔然的铁骑可以在一个月内饮马黄河,兵临京城城下。
所以,雁门关绝对不能丢。
然而想守住雁门关,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四十万大军黑压压一片,将整个雁门关围了个水泄不通。
数不清的投石机和攻城锤,被推到了阵前。
柔然人甚至驱赶着从沿途掳掠来的大晋百姓当炮灰,冲在最前面消耗守军的箭矢。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柔然可汗,那个年仅二十五岁的草原雄主,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狠辣和果决。
他不计伤亡代价,不分白天黑夜,对雁门关发动着潮水般的猛攻。
城墙之上,箭影翻飞,爆炸声此起彼伏。
底下原本坚实的土地,如今几乎被尸体淹没,鲜血流成河道。
每推进半步,便得靠着死伤堆积苦苦割舍。
守卫兵士已麻木于生死,时间几乎定格在混乱和撕喊之间。
李牧,那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军人,也还和年轻士兵们一起,死死守着城垛。
三天三夜了,他的眼珠赤红,盔甲上结了干涸的血块与硝烟狼藉。
粗哑的嗓音几近消失,但他依然不断指挥着人得上阵。
他像一堵人墙,挡在最危险的位置。
有李牧守着,敌人一步也别想染指城门。
可力量再大也逐渐耗空。
柔然人像疯了一样攻打过来,挡住一拨,后面很快又被新的进攻潮水淹没。
将士战死的越来越多,弹药几乎就要用尽。
一股无形的绝望将每个人包裹着,闷得喘不过气。
没有人能说清,还能再撑几日。
更没人晓得,援兵现在究竟身在何处,哪怕有一点风声,心里也许会轻快些。
“将军,西面那段城墙塌了一大片,柔然人冲上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