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白马残兵,银甲将军
第六章:白马残兵,银甲将军 (第1/2页)短暂的休整并未能完全恢复体力。
伤口在草药的作用下暂时稳定,但失血带来的虚弱和长途奔波的疲惫,依旧如同沉重的枷锁,牢牢套在马忠身上。
他几乎是靠着意志力,强迫自己跟上关羽的步伐。
关羽显然也深知处境危险,并未停留太久。
确认后方暂无大队追兵后,便立刻起身,示意继续前行。
赤兔马依旧保持着那种克制却迅捷的步伐,马蹄踏在渐趋荒凉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向南而行。
关羽的目光始终锐利如鹰,不断扫视着四周的地平线、林木和任何可能藏匿伏兵的地形。
马忠提到的“张辽伏兵”,像一根无形的刺,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马忠则努力调整着呼吸,节省着每一分气力,同时,脑海中也未停止思考。
青囊书的知识如同刚刚解锁的宝库,他不断回味、理解,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在这乱世生存,甚至……崛起。
同时,他也警惕地观察着周围。
这片土地刚经历战火,流寇、溃兵、乃至饿红了眼的百姓,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威胁。
突然,赤兔马猛地停住了脚步,前蹄微微扬起,发出一声低低的嘶鸣。
关羽抬手,示意止步。
他丹凤眼微眯,望向侧前方一片稀疏的林地,眼神凝重。
“有动静。”
他低声说道,声音带着警惕。
马忠心中一紧,立刻屏息凝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果然,林地的边缘,烟尘微起,隐约传来兵刃交击的声响,以及混乱的喊杀声。
规模似乎不大,但战斗显然正在进行。
“绕行?”马忠低声提议,他现在状态极差,实在不愿再卷入任何冲突。
关羽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观其旗号,似是白马义从残部。”
他的目光穿透距离,捕捉到了某些细节。
“白马义从?”马忠一愣。
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是公孙瓒麾下的精锐骑兵,以清一色的白马和强悍的战斗力闻名。
但公孙瓒似乎……已经败亡了?
怎么这里还有他的残部?
“正被黄巾余孽围攻。”关羽补充道,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同属汉军序列,眼见其被贼寇围攻,以关羽的性子,很难坐视不理。
更何况,他对公孙瓒并无恶感,甚至对其麾下这支威震边塞的白马骑兵,还有几分欣赏。
“在此等候。”
关羽对马忠吩咐一句,一夹马腹,赤兔马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猛地窜出,直扑那片林地。
青龙刀已然扬起,凛冽的杀气瞬间弥漫开来。
马忠依言靠在一棵枯树后,小心地隐藏身形,目光紧紧跟随着那道绿色的身影。
只见关羽冲入战团,二话不说,刀光便如匹练般展开。
那些头裹黄巾、衣衫褴褛的贼兵,如何是这位绝世猛将的对手?
刀锋过处,如同热刀切油,挡者披靡。
原本围攻白马残兵的黄巾贼,瞬间阵脚大乱,惊呼连连。
而被围在核心的那一小簇骑兵,压力骤减。
马忠这才看清,被围的骑兵大约只有十余人,人人带伤,甲胄破损,白色的战袍早已被血污和尘土染得看不出原色。
但他们依旧结成一个简陋的圆阵,顽强地抵抗着,护着中间似乎是一些步行的百姓。
为首的,是一名身着银色盔甲、手持亮银长枪的将领。
即使离得尚远,也能感受到那份不同于寻常的英气与……一种奇特的锐利。
那银甲将领显然也注意到了关羽的介入,以及其恐怖绝伦的武力。
他的枪法骤然变得更加凌厉,如同暴雨梨花,点点寒星爆开,瞬间刺翻了两名面前的贼兵,试图与关羽形成呼应。
两人的配合竟有种莫名的默契。
关羽大刀阔斧,横扫千军,吸引主要火力,摧毁敌方阵型。
银甲将领则长枪灵动机巧,精准点杀,清除关羽刀势下的漏网之鱼,并护住那些惊慌的百姓。
转眼间,数十名黄巾贼便被杀得七零八落,残余的发一声喊,四散逃入林中去了。
战斗骤然停歇。
战场上只剩下满地的尸骸、喘息的白马骑兵、惊魂未定的百姓,以及立马横刀的关羽,和那位持枪而立的银甲将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