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市场主义
第二十六章 市场主义 (第2/2页)他问道:“怎么发展的?”
“这个比较复杂……”
“你慢慢说我慢慢听,我不急。”
我急啊,真讲起来是真的麻烦,陆离有些不情愿的说道:“好吧……”
罗斯福的操作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领域——国家经济领域,解释起来,又得花费不少时间了。
不过看的精神抖擞的李世民,陆离心想如果对方生活在那个资本家横行的时代,必然会化身军权头子,疯狂抽资本家鞭子爆他们金币。
估摸着还得一边抽一边想:欸?这资本家谁发明的啊?抽一鞭子就吐点金币出来,太好玩啦……
抓起两个葡萄丢进嘴里咀嚼了几口,润了润嗓子,琢磨了一下怎么简化之后,陆离吐出葡萄核,说道:“殿下,我问你一个问题,地里生产出来的粮食远远超过了人们所需要吃的口粮,该怎么办?”
“存起来呗。”
“那如果这时候粮食大丰收,仓库都放不下了。但是不种地的人们又没钱,买不起粮食呢?”
“嗯?”
李世民摸了摸脑袋,这个问题确实有点超纲了,古代饥荒不少,但可没有那么多生产过剩的情况作为参照。
不思索了片刻之后,他开口说道:“按照那些资本家的尿性……算了,想不明白,你直接说吧。”
一系列问题的推算实在太多了,让他都有些算不过来了,特别是在眼前就有答案的情况下,他更懒得算了。
陆离解释说:“在经济大萧条中,资本家生产的东西太多了,卖不出去,或者说卖出去就是亏的。他们就只能停止生产,裁掉雇佣的人,销毁占据仓库又卖不出的货物。而人们由于被裁掉没有工作,就没有了收入,没有收入就买不起粮食,吃不起饭。”
李世民听到这段话真的是羡慕嫉妒恨啊,自己眼下的大唐还在谋求温饱,想着怎么多生产一点东西出来。而后世,却在为生产的东西太多而发愁,不得不选择销毁……真是幸福的烦恼。
不过听到后半句的他,脸色又变得凝重了起来。
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买不起粮食……人有手有脚的,绝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饿死,一旦到了最坏的情况,绝对会爆发起义的。
这是怎么回事?生产力那么高,怎么还能搞出这种事情?
长孙无垢也开口问:“主持国家的人是傻子吗?”
这时候国家不应该是按着那些有粮食的人的脑袋,让他们把粮食拿出来吗?不然该死的就不是那些民众,而是国家了。
“嗯。”陆离干脆利落的点点头。
这让李世民闭上了想要说话的嘴,既然是傻子管理国家,那没事儿了。
“在那位强人登台之前,美国就是在面对这个情况,因为当时美国的首领信奉市场主义,市场主义是很经典的资本家主义,最简单的解释来说,就是东西多了物价就贬值,东西少了物价就升值这种自然情况。”
“当时美国就是因为生产力太高而导致粮食过多,不是没有人想要处理这个事情,但是被这个首领否决了。因为这个首领想要加速推动现代化农业,用生产力更高的机械代替农民,机械化农业下,就不需要那么多人来种地了。”
李世民提问到:“额,不需要那么多人来种地也能生产更多的粮食,好像是好事。可是原先种地的农民怎么办?都去工厂里打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