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我不是神
第二十九章 我不是神 (第1/2页)陆离思索了一下问到:“现在出生婴幼儿的夭折率是多少?”
长孙无垢开口回复到:“民间,普遍三成,一些地区可到五成。”
陆离出生的那个年代,现代化生产医院对于婴幼儿和产妇的照顾已经走向成熟,出现问题的概率已经很低了。
但是在古代嘛……母亲生孩子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而刚生出来的婴幼儿,就是名字在阎王爷的生死簿上一闪一闪的。
所以古人才有什么百日宴的传统,婴儿只要跨过最虚弱的那一道坎,夭折的几率便会大降,这个孩子就能活下来长大成人。
陆离对于这在后世人看来逆天的夭折率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古代就这条件。
他直接说到:“后世医学很注重消毒这个概念,可以说是贯彻到底,但凡有点条件,都会像人需要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这个我之前已经跟王妃讲过了。”
长孙无垢点点头,说到:“那就是产婆接生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东西都需要消毒,包括接生的双手,也需要用酒精清洗消毒过。”
“嗯,然后是产妇和婴幼儿的问题,产妇起码要吃饱饭才行,不然都产不了奶喂婴儿,现在正在解决中。”
陆离对于土豆等美洲作物远远没有那么急切。
一些人还以为现在去美洲挖农作物回来就能亩产千斤呢,却不知道那些美洲作物去到欧洲之后,还经过了农学家的一代代筛选、杂交、培育。
土豆15世纪进入欧洲,17世纪才强制推广,番薯作为一开始就高产的作物,也是经过了好些年的培育。
就大唐现在这人口……种好人均那小几十亩地就能生活的很好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快速提高土地产量,只需要将粮食产量简单的提升个两三成,都能让大唐人吃饱了,再翻一倍就能富得流油。
而在此基础上是提升两倍还是三倍的意义就不大了,因为那个时候,大唐的目标该换一换了。
更别说去美洲大陆找东西,运气好一来一回也需要两年时间,运气差点三五年时间,甚至可能一去不返,因为船沉了,这年头并没有适合航海的船。
“对于婴儿疾病的问题,这个也在准备了。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产妇的年龄,尽可能的提高到18岁。”
“为什么?”长孙无垢问道。
这个时代,女孩十二三岁就可以开始嫁人了,十四五岁正适合生孩子,十七八岁……嗯?都十七八岁了,你怎么还没有嫁人、生孩子?
至于后世普遍的20岁后才结婚生孩子,那不得了了,给别人看到还以为这女的生不了孩子。
陆离也没有简单粗暴的说后世就是这样规定的,而是解释说到:“就像十八岁的男人力气比十三岁的男孩力气大一样,十八岁身体已经完全成长,更加健康。这个年龄生孩子,有助于胎儿的生长,也有助于产妇的健康。”
“随后,就是我想起了一个东西,助产钳,可以帮助产妇生产。具体效果的数据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在生产这方面上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工具,最先发明出那个工具来使用的人,直接被称为接生神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