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敢扫老夫的场子
第九章:敢扫老夫的场子 (第1/2页)云卓刚才说了几个故事,就念了几首定场诗。
每一首,都是自己那个时代的唐宋大家成名篇。
至于应不应景你别管,足够震撼就行了。
因此,宋濂一说请教诗词,自然引起了不少读书人的共鸣。
可惜的是,当他们噔噔噔跑到楼上时,云卓早已经摘下帘子回屋休息去了。
这让没见到云卓真面目的读书人们各个扼腕叹息。
只不过,失望归失望,这些读书人却是没舍得走,一来是云卓的故事勾住了他们的心,二来他们害怕自己这一走,再回来就没有位置了。
因此,百十号人硬是等了两个时辰。
这期间,那就是姑娘们的主场了。
刚听完聊斋故事,大家都还沉浸在对艳遇的yy之中无法自拔,这时候看到风月楼的姑娘们会做什么,相信不用说也都知道。
两个时辰后,云卓准时上二楼开始说书。
当云卓改编的可怜桑干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为定场诗摔下惊堂木时,刚才还与姑娘们谈风情说暧昧的读书人立刻推开怀里不断翻白眼的美人,入定一般望着二楼开始听讲。
“今下午的故事,名叫画皮。太原有一生员姓王…”
…
翠青楼,余庆泽拿着戒尺,背着双手优哉游哉的走来。
近些日子,他可是过的滋润极了。
作为京城小有名气的儒生,余庆泽虽说在士人圈中颇有地位,但这些也都不能当饭吃啊。
再加上身为读书人,碍于面子又不肯耕种干活自食其力,也就导致了余庆泽日子过的极其清贫。
他上了年纪,又没了年轻时候的才思敏捷,想要拿诗词换银子花,都是奢望。
以至于一大家子,全凭着媳妇和儿媳妇在外给人缝缝补补度日。
每个月读书人聚会,余庆泽都只有靠着典当家里的物件才能凑够花销。
日子过的别说多苦了。
但是,这种日子直到半个月前,翠青楼的掌柜的请自己来说书发生了改变。
虽说一大把年纪了,在文人圈子里还颇有地位,跑翠青楼这里说书传出去不咋好听。
但架不住人翠青楼给的银子多啊。
礼貌性的客套了两下后,余庆泽就答应下来了。
每天就下午来翠青楼讲讲圣贤书,教导一下现在的小年轻们要忠君爱国,与平日里,自己教导儿子时没什么不同。
最最重要的,教书结束后,他可以随便挑一个姑娘共度春宵。
有钱拿还有女人服侍,余庆泽觉得自己这后半辈子值了。
“昨天晚上是小桃红,嗯,今天就选胭脂吧。这丫头胸脯子大。”余庆泽表面正经,内心龌龊的想着。
然而,当他走到翠青楼时却发现,今天的情况好像有些不对劲。
往常这个点,翠青楼里来听自己教导的读书人几乎都坐满了。
怎么今天这么冷清。
而且,姑娘们呢?都哪去了?
就只有翠青楼掌柜的站在柜台后面,肩膀不住的乱晃。
“孙掌柜的。”
余庆泽向前抱拳。
孙掌柜的回过神看到余庆泽,情绪似乎有些低落,从柜台拿出一袋碎银子递过去:“余夫子,这是今日的车马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