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是一个大家庭!
第11章 这是一个大家庭! (第1/2页)“老头子,我看老三媳妇这次可能是不会有奶水,你明天去问问老王头那有没有刚生产的母羊,每天去那边接一碗羊奶回来,给他两个铜板。”此时东边主屋躺在床上的林老太小声的跟林老头商量着。
“可以!如果老王头那边没有,我到时候去青石镇羊倌那边买一头母羊回来也行。”老王头闷声回着。
“行,就是这一头羊不便宜,老四想着明年院试再下场试试,这存银没多少了。”林老太想了想还是回道。
“老四这次是最后一次下场了,如果不中就不能再继续下场考了。他一人花的银子太多,其他兄弟会有意见的,现在大山也大了,老大都快要当爷了,家里小孩子也越来越多。我们如果太过偏着老四他们兄弟会成仇的。”老头子还是再一次跟老婆子讲了其中的道理。
林老太这次没有反驳,她确实比较偏疼老儿子,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家的条件。家里只有25亩良田,15亩旱地。而现在一家老小有二十口人,仅靠着这田地的收入只能吃个水饱,这还是在年景好的时候。
要不是老头子会编织的活,老大、老二农闲时能去县城里打点零工,老三十里八乡的当货郎,是万万不可能培养老四读书的。老四前面两次院试一直没有过,明年就第三次了,如果这次没过,老四就要从书院回来,这也是当初老四读书时,全家人统一决定的。
林老头一直想改换门庭,可是读书的花费却不是一般农家能承受得起的。他不能因为一个人拖垮二十口人。四个儿子当年也都是上了两年学堂的,最后留下了最有读书天赋的老四。可惜老四15岁考上童生后一直屡试不中。
此时西屋的老大两口子也在聊着天,当然是老大媳妇小刘氏刘菊在说,而老大林大勇已经开始迷瞪着打呼噜了。
“当家的,大山去了两年学堂,先生说他没有读书的天赋。老爷子也说他没有竹篾天赋,那现在在家里整天跟着我们下田也不行,你要不要跟老爷子商量下让他去外面学门手艺。”说着小刘氏推了推开始打呼的林大勇。
“哦,行,好,你看着办。”嘟嚷着就侧身又打起呼噜了。
把小刘氏气的差点打人,她也没心思跟林大勇聊天了,气呼呼地转过身也睡觉了。
老林家小院的格局很简单,正房是三间青砖瓦房,中间是堂屋,东西各一间房,林老头林老太住东房,老大夫妻俩住西房。
而东西各有两间厢房,东西两边的厢房都是泥土房,东边一间住着老二夫妻两,一间住着老三夫妻两。
西厢房一间老四夫妻住,但是老四夫妻两常年都住在县城,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回来住几天。
西厢房另外一间是老大家12岁的林大山、7岁的林大河领着老三家4岁的林福平一起睡。
林老头前几年看家里的孙女也都大了,不适合跟父母一起居住,就在正房后面盖了一排三间泥土房。一间是老大家的10岁大女儿林春霞、9岁的林春艳一起睡,一间是老二家的3个闺女:10岁林玉香、8岁林玉凤、5岁林玉兰一起睡。另外一间泥土房作为仓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