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码头挣钱
第194章 码头挣钱 (第1/2页)林大勇五人终于在晌午后赶到了泗安码头。眼前的景象果然喧嚣鼎沸,远超他们的想象。湖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挤挤挨挨。
码头上,号子声、吆喝声、车轮声、货物落地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蓬勃的生命力。扛着大包的脚夫们赤裸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淌着汗水,在跳板和林立的货堆间穿梭不息。
初来乍到的来娣姐妹和林二勇、大山都被这景象镇住了。
“大哥这也太热闹了!比湾头镇码头还热闹上两三分。”林二勇连连感叹!
林大勇笑着说:“你没去湖州府,那边的码头比这边还热闹十倍不止。”
“比这还热闹!”林二勇无法想象那得有多热闹,怪不得都说江南富裕。
因着林大勇来过这码头,对这边不陌生,让二弟跟儿子看着行李,自己带着来娣姐妹,去找码头上的管事打听。
管事的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正忙得焦头烂额,见到几个面生的乡下人,很不耐烦。
林大勇赶紧递上自家带的几个煮鸡蛋,赔着笑脸说明来意。管事瞥了他们一眼,尤其看了看林大勇仨还算结实的身板,脸色稍霁,随手一指远处一片嘈杂的窝棚区:“力工那边缺人,自己去问刘把头。摆摊?那边空地上自己找个不挡道的地儿,别碍事就行!规矩懂不懂?码头钱每人每日十文,管理钱每月三十文,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虽然被盘剥,但总算得了准信。林大勇千恩万谢,赶紧带着几人行动起来。
林大勇仨很快找到了刘把头。刘把头试了试他们的力气,又见他们态度老实肯干,便点头收下,安排他们去卸一船刚从湖州府运来的丝绸包。那包裹沉得很,压得肩膀生疼,跳板又湿又滑,需要极大的力气和小心。
林大勇、林二勇、大山拿着刘把头给的号牌,忍着肩膀的酸痛,快步走向码头角落一处简陋的棚屋。
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老者,按号牌登记,数出铜钱,叮当作响地推过来:“林大勇,九十文;林二勇,九十文;林大山,九十文。点清楚了,离柜概不负责。”
三人小心翼翼地将两百七十十文钱收进贴身的布袋里,沉甸甸的重量仿佛驱散了全身的疲惫。
林二勇激动地压低声音对大哥说:“哥,一天九十文!还是在被抽了十文码头钱之后!当初在清河县,累死累活一天也就三十五文,就这还抢破头。我刚才听那几个老哥说,到了夏天,货船多得挤满河道,一天最少能挣一百二十文。”
林大勇也是满脸喜色,但还保持着稳重:“嗯,是比老家强太多。但这钱挣得是血汗力气,一刻不能松懈。走,快去瞧瞧来娣她们怎么样了。”
“爹,我觉得我以后还是都在码头当力工好了。”大山也发表自己的看法。
“你傻小子想什么呢?天天这么累,人会受不住的,迟早垮了,不过在农闲时确实可以来。”林大勇笑着对自己的大儿子说。
另一边,来娣和盼娣推着外公特制的双轮小吃车,在码头边缘的空地上寻找位置。这车子比独轮车稳当得多,一边架着泥炉和小铁锅,另一边是带抽屉的柜子,放着碗筷、面粉和有限的几样调料杂菜,中间还有空间放水桶和柴火,设计得十分巧妙实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