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箬溪村的第一个年
第204章 箬溪村的第一个年 (第1/2页)腊月三十,湖州地区下了一场难得的细雪,虽不及北方的鹅毛大雪,却也给箬溪村披上了一层素雅的银装。今个算是林家来箬溪村的第一个年,他们来箬溪村的时候虽然也是冬天,但是那会过年在逃难的路上。
太湖码头早已封冻,林大勇、林二勇带着大山、来娣、盼娣也从码头回来了,这一冬的辛苦很值得,收获也是不错,特别是来娣姐妹,她们的吃食基本每天都是卖光光的。林家大房小院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虽然早已分家单过,但约定俗成,年夜饭必定要在老爷子所在的老大家吃,团团圆圆。
今年是落户箬溪村的第一年,田家跟老陈头也都被请一起过年。
从清早开始,林家灶房的烟火气就没断过。整个林家、田家都是北方人,坚持要包饺子。
“过年不吃饺子,那叫过年吗?”李氏负责和面,小刘氏负责剁馅。馅是猪肉菘菜馅的。春霞、玉香负责擀皮,擀出来的皮大小均匀。春艳带着几个小的妹妹负责包捏,动作麻利,一个个元宝似的饺子整齐地码放在盖帘上。
厨艺不佳的田桂花负责杀鸡、杀鱼,陈氏洗洗菜打下手,林岁安负责烧火。
厨艺最好的来娣带着几个妹妹则负责操持具有湖州特色的年菜。入乡随俗,她们也学着本地人的样子准备起来。
一道这边有名的“年年高”年糕,年糕是用水磨糯米粉蒸制成硕大的条状年糕,寓意“年年高升”,是湖州人家必备的。吃时切片,或蒸或炒或煎,软糯香甜。
再就是“元宝”蛋饺,用鸡蛋液摊成薄皮,包上肉馅,做成金灿灿的元宝形状,寓意招财进宝,是年夜饭桌上不可缺少的。
青鱼干是必不可少的,太湖特产的大青鱼,腌制晒干后,蒸熟后肉质紧实咸鲜,是当地重要的年味之一。
最后就是荸荠,洗净了直接摆盘,寓意“财源广进”,也是饭后清口的小食。
当然男孩子也都是没有闲着的,林四勇负责写对联,几个男孩子负责给各幢房子贴对联。
厨房里南北风味交汇,香气混合在一起,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融合的温馨。
傍晚时分,林大勇家的堂屋挤得满满当当。两张方桌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南北风味交汇,香气四溢。
林老头被让到上座,看着满堂儿孙,穿着新衣,脸上红扑扑的,笑得合不拢嘴。他举杯的手有些颤抖,声音却洪亮:“咱们林家,田家,遭了大难,能有今日,不容易!托老天的福,托咱箬溪村水土的福,更托咱们自家人齐心协力的福!这头一杯酒,敬天地祖宗,保佑我们,在湖州扎根散叶,兴旺发达!”
众人齐齐举杯,男人喝酒,女人孩子喝糖水,气氛热烈。
席间欢声笑语,孩子们抢着吃肉吃鱼,大人们互相夹菜,说着码头的新鲜事、田里的好光景……
酒过三巡,菜尝五味。老爷子林老头看着眼前这满满一大家子人,看着儿子们踏实肯干,媳妇们贤惠持家,孙辈们健康活泼,住的房子虽不华丽却坚固温暖,桌上的饭菜虽非山珍海味却丰盛可口……再想起一年前,一家子还在逃荒路上挣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前途茫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