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林岁安这几年的发展
第223章 林岁安这几年的发展 (第1/2页)林岁安过完年就十一岁了,今年开春已经不用让她爹去抓小猪崽,因为去年家里就留了母猪,现在快要生了。
经过前面两年的养猪经验,她在箬溪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子已经小有名气。村民们都知道,箬溪村有个小姑娘特别会养猪,而且猪生一些小病,她都能给治,连鸡鸭牛羊都行。
经过前年那四头轰动全村的大肥猪,林岁安会养猪的名声早已传遍了箬溪村乃至邻近的上箬村、下箬村。村民们提起她,都会夸一句:“林家三房那个小丫头,别看她年岁小,伺候牲口是一把好手!”
她的“业务范围”早已超出了猪圈。谁家鸡鸭耷拉着翅膀不吃食了,谁家羊羔拉稀了,甚至谁家牛胃口不好了,妇人们都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悄悄来问林岁安。
“岁安丫头,快帮婶子看看这母鸡咋了?两天不下蛋了。”
“岁安姐姐,我家小羊羔好像冻着了,一直抖,喂奶都不肯吃。”
对于这些求助,林岁安从不推辞。她总是先仔细地观察生病的家畜,翻看眼睛、嘴巴,摸摸耳朵温度,再仔细询问主人情况。遇到不会的,她会跑回自己的房间,外人只当她是需要静心思考,实则是查询现代的知识来找对应的中草药。
她的房间已经不是爹娘隔出的那小间,去年家里盖了间偏厦给她住,因着她这几年积累了很多草药,还打了一排药柜。
出来后,她给出的方法往往既简单又管用:“婶子,这鸡嗉子有点积食,您用温水兑点醋,撬开嘴灌一点点,再把它的食里拌点细沙粒帮它磨一磨。”
“小羊羔是受寒了,您用干艾草点燃了给它熏熏肚子,注意别烫着,再熬点姜汤混在奶里喂它。”
这些方法用的都是农家易得之物,成本极低,却往往能收到奇效。成功的案例一多,她的名声就越发响亮起来。
渐渐地,开始有人请她去看更贵重的牲口牛。
直到那一日,下箬村一户姓钱的人家急匆匆赶来,他家唯一的耕牛突然不吃不喝,腹部胀得滚圆,呼吸急促,眼看着就不行了。牛是农家的命根子,钱老汉急得老泪纵横,几乎是病急乱投医,听说了林岁安的名头,便死马当活马医地来请。
林三勇和田桂花有些犹豫,牛可比猪金贵多了,治好了是大功一件,治不好……怕是要惹上麻烦。
林岁安却镇定地说:“爹,娘,让我去看看吧,总不能见死不救。”
她跟着钱老汉去了牛棚。那牛的情况确实危急。林岁安仔细检查,发现牛口色青紫,呼吸极度困难,腹部叩击呈鼓音。她迅速在“空间”资料中搜寻对应症状,判断这极可能是严重的瘤胃臌气,简单说就是牛吃了过多容易发酵的饲料导致,必须立即排气减压,否则很快会窒息死亡。
资料里提到了穿刺放气,但这需要专业器械和严格消毒,在古代条件下风险极高。她快速筛选着更安全的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