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连山,这……合规矩吗?
第139章 连山,这……合规矩吗? (第1/2页)北平,某银行贵宾室。
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午后刺眼的阳光。
祁连山坐在沙发上,军装笔挺,肩章上的将星反射着顶灯冰冷的光。
他面前的茶几上,没有热茶,只摊着一张从小学生作业本上撕下来的信纸。
信纸的页脚,已经被汗水浸得微微卷曲。
行长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他从未见过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门虎子,露出这样的神情。
祁连山的手指,停在信纸末尾那张新的欠债清单上。
“买化肥欠生产队的老账,队长说三喜是英雄,给免了。”
“盖房子借二叔的钱,二叔说一家人,不要了。”
清单上的项目,被一道道划掉。原本620元的总额,最后只剩下不到一百块。
祁连山的喉结剧烈地滑动了一下。
他眼前浮现的,不是这寥寥几行字,而是沂蒙山深处,那些或许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的乡亲。
用最质朴的方式,在为一个死去的英雄,保留最后的体面。
“首长?”行长小心翼翼地试探着。
祁连山没有抬头,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办汇款。”
“金额是……?”
“六百二十元。”
祁连山从信纸旁拿起那张旧的、沾着血印的清单,一字一顿地报出那个原始的数字。
一分,都不能少。
这是梁三喜用命换来的军功章,不是可以被同情和怜悯打折的账单。
行长愣了一下,但还是迅速点头:“好的。收款人是……梁玉秀同志?”
“附言。”祁连山拿起笔,手腕却重若千钧。
他想起了346高地上,梁三喜倒在他怀里,从胸口掏出那封信和清单的最后一刻。
那个铁打的汉子,临死前,还在为这620块钱,念叨着自己的婆娘和娃。
笔尖落下,力透纸背。
“嫂子,这620元,是三喜哥的账。我们替他还。”
写完,他停顿了。
他似乎听到了梁三喜在耳边憨厚的笑声:“营长,等俺立了功,抚恤金应该就够了……”
祁连山闭上眼,再次睁开时,眼底只剩下钢铁般的决绝。
他另起一行,继续写道:“另外三千元,是钢铁先锋营全体弟兄,给侄子读书用的。这是命令,必须收下。”
落款,没有祁连山,只有三个字。
——钢铁营。
行长接过汇款单,看着上面那杀气腾腾的字迹,手都抖了一下。他不敢多问,立刻转身去办。
祁连山独自坐在室内,从内袋里,摸出了那封信。
信是玉秀嫂子托村里老师代写的,字迹工整。
“营长,你好。三喜的信,俺收到了。部队派人送来的,还有抚恤金。”
“领导说,三喜是英雄,给俺们家门口挂了光荣牌,红色的,可好看了。”
“俺不识几个字……老师说,三喜是为了国家死的,死得光荣。俺也这么觉得。”
“营长,你别挂念。俺爹娘身体还硬朗,娃也懂事。俺会把娃拉扯大,让他读书,让他学他爹,当个好人。”
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句哭诉。
通篇的文字,平静得像沂蒙山里的一潭深水。
可祁连山知道,这潭水下面,压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他这个在死人堆里能枕着尸体睡觉的男人,此刻,却被这几行质朴的文字,刺得心脏一阵阵痉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