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拒当鹰酱院士!一句“我的祖国在等我”,全网泪崩!
第114章 拒当鹰酱院士!一句“我的祖国在等我”,全网泪崩! (第1/2页)网络直播间里,那铺天盖地的“卧槽”和“牛逼”,也诡异地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整齐划一的,用各种符号和表情拼凑出的敬礼。
【(;_;)ゞ致敬!】
【(T_T)ゞ致敬!】
【此生无悔入夏国,来世还做夏国人!向真正的国士致敬!】
此时,没有人再用粗俗的词汇去表达内心的震撼。
网友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去表达对这位传奇女性最崇高的敬意。
电影在继续。
画面切回了那间阶梯教室。
被姜若水一句话打击到怀疑人生的十位“首脑”成员,在经历了长达数分钟的呆滞后,会长麦克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没有羞恼,更没有愤怒,而是郑重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走到姜若水面前,深深鞠了一躬。
“我为我之前的无知和傲慢,向您道歉。”
“姜,我代表‘首脑’,正式邀请你的加入!”
刘亦飞扮演的姜若水,只是浅浅一笑,点了点头。
自此,麻省理工学院最顶尖的科研社团,迎来了一位来自东方的“普通”成员。
而一段让整个鹰酱国学术界都为之颤抖的传奇,正式拉开序幕。
画面飞速切换。
一间会议室里,“首脑”的成员们正为一道被社团尘封了三年的课题,吵得面红耳赤。
那是关于改进火箭燃料利用率的矢量计算模型,极其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姜若水只是安静地听着,在他们争论的间隙,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密密麻麻的公式中,擦掉了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参数,然后写下了一个全新的函数。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
所有人盯着那个函数,大脑飞速运转。
三秒后,之前吵得最凶的奥斯丁,猛地一拍大腿。
“我的上帝!原来是这样!我们都走进了死胡同!”
“改变一个变量,整个模型都活了!”
一周后,这个困扰了社团三年的难题,宣告攻克。
又一个镜头。
一间高精尖的物理实验室里,杰克逊教授委托的电磁轨道实验,连续失败了十三次,耗费了巨额经费,项目组的成员们垂头丧气。
姜若水被临时邀请过来。
她没有看那些复杂的设计图,只是绕着那巨大的实验装置走了一圈,然后指着其中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超导线圈。
“材料的临界温度不对。”
“换成零下二百六十度的液氮冷却试试。”
实验组的负责人,一位老资格副教授当场反驳。
“不可能!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零下二百五十度是最佳值!”
姜若水没有争辩,只是平静地看着他。
“那就再算一遍。”
半个小时后,那位副教授满头大汗地拿着全新的计算报告,冲到姜若水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
“姜……你是对的!是我算错了小数点!不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姜若水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
“你们实验的时候,这根线圈的颜色,比理论值偏蓝了0.03个色度。”
现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用看怪物的表情看着她。
只凭肉眼,就看出了材料在超导状态下零点零三个色度的偏差?
这……这是人能拥有的观察力吗?
类似的画面,不断闪现。
无论多么棘手的课题,无论多么繁杂的实验,只要有姜若水的加入,所有难题都迎刃而解。
少则一周,多则一月,必然有阶段性的成果爆出!
“首脑”社团的荣誉墙上,奖状和奖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
渐渐的,社团里的那群天才们,对姜若水的称呼,从“姜”,变成了发自内心的“姜女士”。
不到一年。
“首脑”社团的副社长选举。
会长麦克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所有的社员,直接宣布。
“关于副社长的人选,我认为没有投票的必要了。”
他转向一直安静坐在角落里看书的姜若水,用一种近乎请求的口吻说道。
“姜女士,请你作为副社长,以后的社长,来领导我们吧!”
台下,那九位未来的诺奖得主和菲尔兹奖大神,全体起立,掌声雷动。
全票通过。
自此,“首脑”社团的实力,踏上了另一个台阶。
他们不再满足于校内的课题,而是开始向整个常青藤联盟的顶尖研究团体发起挑战。
哈佛的“柏拉图”,耶鲁的“圣火”,普林斯顿的“爱因斯坦之门”……
一个又一个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在“首脑”面前,被摧枯拉朽般击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